惊现会飞蜥蜴化石 疑发现新物种

1.3亿年前蜥蜴会滑翔 命名为赵氏翔龙
这种生活在距今约1.3亿年前的丛林中的蜥蜴应该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既能在树林中攀爬,也能在空中滑翔飞行。此化石是蜥蜴长达两亿多年的演化历史中唯一能滑翔的化石物种。这种古老的滑翔蜥蜴被命名为赵氏翔龙(Xianglong zhaoi),以感谢沈阳师范大学校长赵大宇教授对推动该校古生物研究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
据专家介绍,滑翔是一种非常经济的运动方式,常常被认为是飞行的雏形。在脊椎动物当中,有许多类群演化出了滑翔能力,比如哺乳动物当中的鼯鼠和两栖动物当中的一种树蛙。这些滑翔动物的飞行器官形态多样,比如飞蛙是用脚趾间扩大的蹼来滑翔,鼯鼠是用连接在前后肢之间的身体两侧皮肤扩展成翼状的薄膜来在空中滑翔。发现于热河生物群中的赵氏翔龙与生活在东南亚和我国南方的飞蜥非常相似,其翼膜是由身体两侧加长的肋条支撑形成的。非常有趣的是,这种结构在生活于两亿多年前北美和欧洲大地上的一类蜥蜴远祖的身体上也出现过。在相隔如此久远的不同类群中反复出现同样的飞行结构引起了学者的极大兴趣。沈阳师范大学的学者们将其称之为一种非常奇异的趋同演化现象。趋同演化是指不同起源的生物为了适应相似的环境进化出相似的器官结构。这次赵氏翔龙的发现为研究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例证。沈阳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们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揭开这一结构演化的发育学机制,这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于这类滑翔动物的理解。

辽西地区曾是一片热带丛林
赵氏翔龙的发现不但在研究辽西地区白垩纪早期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生态环境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说明辽西地区在白垩纪早期可能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一带气候环境较为相似,属于热带丛林性区域;同时也表明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