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主刘禅为何投降曹魏?刘禅乐不思蜀的由来
历史典故 2016-01-20 16:12历史记录www.qiwenkd.com
刘禅后人
刘禅,刘备的儿子,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君。刘禅有七个儿子,但是最后全部都死掉了。他七个儿子分别是刘璿、刘瑶、刘琮、刘瓒、刘谌、刘恂和刘璩。下面让我们分别来看看他们的具体介绍吧。
刘璿,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长孙,刘禅的长子。延熙元年,刘璿被立为太子,当时的刘璿十五岁。刘璿喜欢骑马射箭,但是出入没有什么节制,刘璿等到霍弋的劝导,他的不好行为也得到了更正。景耀六年,魏军攻打蜀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蜀汉将军姜维想要设计杀死邓艾,但是事情败露,姜维被杀,刘璿也被军队所杀害。
刘瑶,刘禅的第二个儿子。延熙元年被封为安定王,在蜀国投降后跟随父亲刘禅,在永嘉之乱中被杀害。
刘琮,刘禅的第三个儿子。延熙十五年被封为西河王。在永嘉之乱中被杀。
刘瓒,刘禅的第四个儿子。延熙十九年被立为新平王。蜀国灭亡之后,跟随刘禅迁到洛阳。大约是死在永嘉年间永嘉之乱中。
刘谌,刘禅的第五个儿子。景耀二年,被立为北地王。景耀六年,魏军进攻蜀国,刘禅决定投降,刘谌劝阻刘禅被刘禅赶出了成都,最终在昭烈庙中选择自杀。
刘恂,刘禅的第六个儿子。景耀二年,被封为新兴王。蜀汉灭亡后,跟随父亲迁往洛阳。在刘禅死后,刘恂继承了刘禅的爵位,被封为安乐王。
刘璩,刘禅的第七个儿子。景耀元年,被封为上党王,蜀国灭亡之后投降魏国,后来在永嘉之乱中被杀。
刘禅投降
景耀六年,魏军攻打蜀国,刘禅派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去抗敌,但是诸葛瞻却死在了沙场上。魏军更加逼近成都,刘禅慌了神,于是召集了大臣商议。在众多大臣的意见中,刘禅却选择了投降,那么,他为何要选择投降呢?
在众多大臣中,有人提出让蜀国和吴国进行结盟,去投奔孙吴,也有人说西蜀的南面地势险峻,容易自守,可以逃到南方去,然而很多大臣已经没有了主见默不作声。这时候,谯周站了出来,建议刘禅选择投降,他还摆出了几点让人不能反驳的理由。
谯周先否定了投奔吴国的这个意见。首先,没有投奔到别的国家还能做皇帝的事情,今天投奔到吴国,就要臣服吴国。其次,势力大的国家能吞掉小国,但小国不能吞掉大国,就像曹魏能吞掉孙吴,但是孙吴并不能吞掉曹魏。这样的话,为何不臣服于大国曹魏呢?最后一点,臣服是一件很羞愧的事情,如果先臣服了东吴,之后还要臣服曹魏,哪能一辱再辱,何不干脆直接投降于曹魏。
之后,谯周又否定了南下南中的意见。第一,南方是一个偏僻荒蛮的地方,民众没有归顺的想法,诸葛亮在南征的时候要不是以兵锋相逼,南人哪有那么容易服从。第二,曹魏大兵这么来势汹汹,必定有自己的计划,假如我们逃到南方,他们也会对我们穷追不舍。第三,假如陛下要到南中,外要对抗外敌,内要提供衣食住宿,我们没有其他渠道获取费用,只能扩大征收,扩大征收会促使民众叛乱。
刘禅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主要是写关于蜀国后主刘禅的故事,在蜀国投降魏国之后,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故意当着刘禅的面安排了蜀国的节目,并且还故意问刘禅感受如何,刘禅回答说:“在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从此之后,人们便把乐而忘本的,没有对故国国土的思念的人称之为“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和吴国三个国家各自占据一方土地,连年征战不停。其中,刘备割据的地方被称为是蜀国。刘备在张飞、关羽等人的帮助下打下了江山,自立为王,在他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刘禅。刘禅是一位昏庸无能的君主,整天无所事事,在诸葛亮死后,蜀国也逐渐衰落。
一次,魏国的军队攻打蜀国,蜀国抵挡不了魏国的军队,终于惨遭失败。刘禅在大臣的建议下,选择了投降,做了魏国的人质。投降之后,司马昭把刘禅安置在京都中,还封他为安乐公。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的昏庸,但是对他还是有些怀疑,怕他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于是想找机会试试他。
在一次宴会中,司马昭故意叫人在刘禅面前表演蜀国的节目,跟随刘禅的人各个看了非常难过,但是司马昭看见刘禅正长着嘴巴看得高兴,于是就故意问他:“你故乡吗?”刘禅却说:“我在这里很快乐,我不想念蜀国。”在散席后,刘禅的臣子跟他说:“下次他再问你,主公应该哭着说我非常想念蜀国,这样可能会感动他,会放我们回去。”果然,司马昭又问了刘禅这个问题,刘禅照着说了一遍,司马昭看他样子说:“这是别人教你的吧?”刘禅惊讶地说:“对啊,正是别人教我的,你怎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