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洗衣粉,古人用什么洗衣服?
古人的原始智慧,常常会令身处科学世界中的我们,感到无比的惊叹。从钻木取火,到淬炼钢铁,从,到百技兴盛,古人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发明,以他们闪耀的身姿推动着历史。
古人对待生活有着独特的领悟,古人在没有洗衣粉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衣物的光洁,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们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研究,根据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古籍《周礼·考工记》记载,古人会用“草木灰”的纯天然混合“洗衣粉”来清洗衣物。
《礼记.内则篇》中记载到:“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浣。”
草木灰中含有化学成分“碳酸钾”,草木灰遇到水便可以生成“氢氧化钾” ,在强碱的作用下,这种混合粉剂能够清洗衣物上的油渍、污渍,相当于现在的“钾肥皂”。其优点是易于制造,缺点是伤手、对毛皮衣物有一定损坏。
当然,还有更加给力的石灰,同样是《周礼.考工记》有记载:
“涑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
此处说的“蜃”指的是贝壳烧后的灰,主要的成分就是氧化钙,所以就是石灰。石灰与栏灰在水中发生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水溶液,不但可以清除油污,还能与木质纤维使其胶化,增加衣物的光泽和强度。马王堆墓中出土的麻织品的纤维表面就显示出曾用这个方法处理过。
魏晋时期,古人发明出一种由“皂角”制成的“洗衣剂”。
皂角是皂树的果实,果实中含有皂甙,皂甙在水中能产生大量的泡沫,有很强的去垢能力,因此被民间用来作洗涤剂。
《神农本草经》与《新修本革》中皆有记载皂角,并指出其去垢的性能。皂角拥有极强的植物活性元素皂角素。因此,将皂角与清水结合会产生具有去污能力的白色泡沫,在清洗衣物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另外,皂角水加香料、花瓣,可以当做“沐浴露”来使用,能够清楚人体表皮污垢,且纯天然无公害。据说皂角不仅可以去垢,还能助长头发,用来洗澡还可以治疗皮肤病,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到了,人们利用猪的胰腺,制成了一种能够清洗衣物的“胰皂”。
将猪的胰腺取出后,拨出附着在胰腺上的脂肪,将干净的猪胰腺洗净后捣碎,再加入砂糖、纯碱和少量的黄豆粉,加清水制成泥状物,搓成丸,放在太阳下晒干,便将胰皂制作成功了。其在唐代是上至官吏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必备之品,家家都会配制。
再后来,古人们又发现了天然纯碱(碳酸钠),可以用来清洗衣物。在《神农本草经》中称草木灰为冬灰,称天然产的碳酸钠叫“卤碱”,到唐代时又改称为“石碱”。金、元之后,又在碱中配以淀粉和香料,制作成锭粉,作为商品售卖。
与此同时,专卖化妆洗涤用品的商店也开始兴旺,明末时在北京前门就开设有合香花汉冲等洗涤用品店,一直经营到解放前。那时的洗涤用品还有用玫瑰香碱做成桃形、葫芦形等装盒作为礼品售卖。
古人对大自然的领悟与开发,形成了现代科学、医学的基础,现如今我们使用的洗衣粉、洗衣皂中仍然有皂角、猪胰腺的成分,这是古人智慧的光辉,亦是现代人对古人智慧的传承。
当然了,在古代,这些根据生活条件而异,不是每个地方都会用。很多人还是会以这种“捣衣”的方式来洗衣服,不过使用这种方式的人,大多生活在有水域的地方,比如河边儿、湖边儿。
有首诗叫《咏苎萝山》,里面写的是浣纱的美景: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这首诗侧面也反映出,古代人们曾经以这种“捣衣”的方式清洗衣物。
这种洗衣方法简单粗暴,就是人们一边将衣物在水中搅动,一边使用“棒槌”捶打衣物。别看方法粗暴,但这种方式与我们现在的滚筒洗衣机的原理类似,是借助摩擦的方式将衣服上的脏东西带走。
不过,这样的方式很耗费力气,洗衣的效果也并不理想,但是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以去除衣服上附着的东西,比如泥土等。我小时候还见人洗衣服时,直接从河里抓把泥土,放在衣服上然后搓,最后把衣服在河里漂几遍,衣服居然就干净了,估计一是泥里含有沙粒起到摩擦作用,就像我们牙膏里含有碳酸钙颗粒一样,二来是泥土略带碱性。
总之这种纯天然方式洗衣,衣服不至于又脏又丑,毕竟以水为净;二来在摩擦过程中,对于衣物除污还是有点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