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能让匈奴人服服帖帖的 西晋为什么会被匈奴灭国

历史典故 2022-06-19 05:22历史记录www.qiwenkd.com

  今天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西晋和匈奴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自以来,匈奴一直是中原大患,秦皇汉武都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压制住匈奴。奇怪的是,时代中原大乱,人口锐减,匈奴却没有乘机作乱,到底采取了怎样正确的政策?更奇怪的是,一统全国的西晋,后来却被匈奴灭了国,司又做错了什么?

  于夫罗

  东汉末年前期,匈奴并不寂寞

  于夫罗这个名字,在东汉末年出现的并不少。他是南匈奴的单于,187年(184年后)应东廷邀请,带兵进入中原,帮助讨伐张纯、鲜卑叛乱。没想到第二年匈奴发生内乱,于夫罗回不去了,就留在了太原、河内一带。

  《》记载,于夫罗曾经派右贤王去卑,和白波帅李乐、韩暹、胡才一起,击败李傕,救援东归。

  于夫罗后来的历史比较混乱,没有特别明确的政治追求。于夫罗依附过张杨、,又一度反叛,被袁绍大将麹义打败。于夫罗也协助过,被曹操打败。

  195年,于夫罗死后,他的弟弟呼厨泉继位单于(匈奴内乱的首领也死了)。202年,南匈奴曾经和手下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一起,进攻平阳。钟繇说服等西凉诸将帮助自己反击袁尚,郭援被杀,高干、呼厨泉投降。

  曹操

  留置匈奴单于,作为人质

  216年,曹操晋封魏王,呼厨泉来邺城拜贺。曹操为了削弱匈奴势力,将呼厨泉留在了邺城,用“上宾之礼”对待他,让他的右贤王去卑回去管理南匈奴各部。

  由于首脑被留置于曹魏,南匈奴的举动受到很大的约束。

  将匈奴分为五部,削弱其实力

  不仅如此,曹操还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选匈奴人为帅,又令汉人为司马,监督各部。

  据正载,南匈奴左部居太原故兹氏县(今山西省汾阳东南)、右部居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东南)、南部居蒲子县(今山西省隰县)、北部居新兴县(今山西省忻县)、中部居大陵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东北)。

  这样匈奴部落组织虽然名义上还继续保存着,但权力已全部落入曹魏政权手中。所以三国争斗再乱,匈奴也无力进攻中原了。

  邓艾

  邓艾献了一条错计

  既然匈奴被曹魏管的服服帖帖的,后来又怎么灭了西晋呢?

  邓艾所处的曹魏晚期,匈奴经过休养生息,又有做大的趋势(曹魏统治下,匈奴人不用交税)。为了制约匈奴,邓艾向献了两条计。一条是加封去卑的后代,让他们“居守雁门”,把右贤王刘豹(于夫罗之子)的势力。这条计策当然没问题。

  但另一条计策就有点问题了。邓艾建议,羌胡与汉民同居一处的,应当渐渐将他们分离,使居编民之外。本来南匈奴长期和共同居住,已经有逐渐同化的趋势,邓艾的这个建议,使匈奴又进一步趋于独立。

  刘渊

  晋武帝设北部都尉,五部匈奴重归一统

  刘渊(刘豹的儿子、于夫罗的)长期生活在洛阳,和、王浑等关系良好。王浑将刘渊推荐给晋武帝,司马炎很看重刘渊,甚至曾经想让刘渊领兵去平定鲜卑人秃发树机能的叛乱(最后被大臣劝阻)。

  289年,晋武帝任命刘渊为北部都尉(之前刘渊继承父亲刘豹担任左部帅,只是五部之一),刘渊逐渐成为全体匈奴人的首领。290年,继位,辅佐朝政,杨骏进一步任命刘渊为五部大都督,正式承认刘渊是单一的匈奴首领。

  刘渊、刘聪创建的前赵(汉赵)

  雄才大略的刘渊利用西晋“”的机会,举起了自己的大旗。很有意思的是,刘渊虽然是匈奴人,却自称的外甥,追尊后主为孝怀皇帝,国号为汉(史称汉赵、前赵)。刘渊的儿子刘聪最终攻破洛阳、长安,灭亡西晋。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