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最大的昏招 害死了兄弟也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很多人都不了解的昏招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欣赏。
吴蜀魏蜀汉显然是实力最弱的,之时天下十三州之中他只占有益州一州之地,不如的两个半州(扬州、交州和半个荆州),更是远不如坐拥九个半州的曹魏,不过以继承汉室大统自居的刘备并非全无壮大的机会,甚至还一度有一统天下的曙光,可是这一切都因为刘备一个错误之举而荡然无存。
三分天下有其一,刘备这一切来之不易,前期颠沛流离的刘备一直到201年投靠荆州牧之后才算是稳定了下来,但也仅此而已;208年的给了他莫大的机会,刘备趁大败和孙权分心于南郡和合肥的战事无暇分身之际,以刘表之子刘琦的名义拿下了荆南四郡,从此拥有了一块稳定的地盘,其后入川拿下益州和汉中以及东三郡,一时之间刘备的实力达到了顶峰。
不过刘备的辉煌没能持续多久,先是襄樊之战败亡丢失了荆州,然后大败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蜀汉实力一落千丈。
或许有人会把责任怪在关羽头上,认为他一不应该发动襄樊之战,二因为自己的骄傲和小觑江东诸将导致荆州落入东吴之手,从表面来看确实如此,因为如果不是关羽战败导致荆州丢失,后面东三郡、刘备伐吴大败而归损兵折将无数的灾难性后果也就不会发生,事实上这个锅不应该关羽来背,那么谁才是蜀汉由盛而衰的罪魁祸首?不是关羽,恰恰是刘备自己,因为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刘备刚刚拿下汉中就自立为汉中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就此分析一下。
219年5月刘备拿下汉中,7月就自立为汉中王,此举至少有三大弊端:
第一,两汉以来臣子罕有公爵和王爵,曹操进爵魏公都惹来很多非议,连都明确反对,一旦臣子晋封为公爵或王爵,其实就是僭越之举,刘备之前打的旗号一直是匡扶汉室,尚在刘备却突然称王,至少在天下人心目中是大大的失分。
第二,动摇了孙刘结盟共抗曹操的基础:孙权和刘备结盟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两人地位平等,而他们的共同敌人曹操则是,现在刘备突然不声不响称王了,曹操是魏王、刘备是汉中王,唯独孙权和他们地位不对等,这为孙刘双方结盟蒙上了一层阴影,或许襄樊之战孙权向曹操称臣就有这个原因在内。
第三,前两个不利后果还好,最要命的是这第三个弊端,那就是正因为刘备的称王才导致襄樊之战提前爆发,为什么这么说?
刘备称王之前是东汉朝廷册封的左将军,称王之后封了关羽、马超、张飞、黄忠四人为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和后将军,前左右后属于四方将军,也只有刘备称王之后才有资格分封,不仅如此刘备还授予了关羽假节钺的特权。
有些观点认为襄樊之战是关羽擅自发动的,这种可能性其实不大,如此大规模的一场战役不是关羽一个人所能决定的,即使他有假节钺也不行,最大的可能是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想要再接再厉用另外一场大胜来为自己称王增添光环,环顾周边,孙权是盟友,曹操主力刚刚遭遇汉中之败,滞留关中未归,只有关羽提兵北上攻取襄樊才最现实。
诸葛亮《隆中对》提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兵分两路北伐中原是蜀汉的既定国策,所以襄樊之战迟早要打,但绝不是这边汉中之战刚刚结束就马上发动,因为益州兵团刚刚经历近两年的恶战,士卒疲惫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无法有效的策应关羽的军事行动,兵分两路成了关羽的单兵军事行动,如果不是刘备急于称王,襄樊之战不可能就这么仓促之间发动。
刘备称王和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息息相关,不过历史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刘备称王七八个月之后,他一生的劲敌曹操病逝于洛阳,如果当初刘备不急于称王,而是一边休养生息,一边为北伐做准备,等到曹操病逝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到来后再称王,这个时候派出人员和兵马加强关羽荆州兵团的实力,同时派出得力大将前往东三郡统领和孟达然后兵分三路:一路由关羽北上襄樊,一路兵马出东三郡东入曹魏的襄阳郡和南乡郡配合关羽作战,一路则由刘备亲率益州主力兵团出汉中攻陇右或关中。
襄樊之战前,刘备拥有一个半州十余万兵马,麾下兵强马壮正是其一生实力最巅峰之时,诸葛亮《隆中对》的核心就是益州和荆州同时出兵北伐,其先提条件是“天下有变”,曹操之死为“天下有变”提供了契机,曹操病逝之际,蜀汉一方黄忠和仍在,加上、孟达、刘封等人以及荆州兵团阵容堪称豪华,反观曹魏一方,曹操刚死正是其动荡和衰弱之时,此消彼长之下刘备三路出兵很可能会打一个措手不及。
乐观的估计包括襄阳郡、南乡郡和南阳郡在内的荆州北部将落入关羽之手,甚至凉州和关中之地也有可能被刘备拿下。
如此一来,刘备将拥有益州、凉州、大半个荆州、包括关中在内的部分司隶州之地,真正拥有了角逐天下的实力和统一天下的机会,《隆中对》的最终目的:“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也将有实现的可能。
七八个月的时间差使得刘备错失了统一天下最好也是唯一的机会,的称王使得襄樊之战提前发生,从而导致了关羽战败被杀,不仅害死了关羽也使得荆州落入东吴之手,从此局势一发而不可收拾,蜀汉再也没有机会雄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