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亡国是因为杀了魏忠贤和袁崇焕吗 用错了此人才对

历史典故 2022-06-19 05:27历史记录www.qiwenkd.com

  还不知道:亡国的读者,下面奇闻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627年,登基,即,他是最后一个皇帝,从外人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好皇帝,至少是兢兢业业的工作,生活朴素,从来不享受,然而最终大明王朝还是在他手上亡国了,于是有人给他翻案,有"明亡亡于"的说法,其实崇祯皇帝登基的时候,拿到的虽不是一副绝佳好牌,但也就不算烂。

  崇祯继位之初,只有女真在外的威胁,国内还是比较安定的,偶尔某地会有点天灾而已,如果这时的崇祯懂得知人善任,那么他就不会搞得最后一败涂地,很多人说崇祯的失败,归结于他杀了两个人,一个是,一个是。

  魏忠贤在的话,可以制约人,而袁崇焕在的话,可以抵御关外的清兵,镇压国内的造反,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崇祯皇帝亡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他杀错了这两个人,而在于他用错了一个人,用错的人叫杨嗣昌。

  说崇祯用错了杨嗣昌,并不是说此人是个奸臣,也不是卖国贼,相反他是终于大明王朝的,而且还是的那种,但杨嗣昌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打击政敌,,明朝许多名将都直接或间接被他害死,导致明朝失去了主要力量。

  1638年,派南下,每次都战无不胜,还抢走许多牛马羊和妇女,明朝将领个个都害怕,只有去抵抗,终于给予清军反击,但杨嗣昌见卢象升在前线厮杀,他却在后方观望,结果卢象升没有后备力量,占据逆转,最终深陷重围而死,当时要是杨嗣昌出手,他就一定不会死。

  明末时期,孙传庭也是抵御清军的一员猛将,他的军事才能突出,曾在子午谷设伏,弗洛高迎祥,被他痛击,最终骑着十多匹马狂逃而去,卢象升死后,孙传庭打算继续进攻清军,可杨嗣昌强迫他驻守蓟辽,两人政见不一,不料杨嗣昌竟让人诬陷孙传庭要谋反,导致孙传庭入狱,战机白白浪费了。

  杨嗣昌是个文人,他一直奉行的政策是议和,面对李自成、等人造反,他一直主张招安,或许他是看《传》看傻了,朝中有不少主战派反对他,可每个反对他的人,基本都没好下场,都被杨嗣昌打压得不轻,如此反反复复,朝廷浪费了许多粮饷。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如果崇祯皇帝不用杨嗣昌,那么卢象升或许就不会死,孙传庭也不会受委屈,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造反事业,还没壮大可能就被灭掉了,灭掉内部的反叛后,在对付关外的清军,明朝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了。

  崇祯皇帝虽然勤快,但并无大才,他手下能人虽然不少,但他却不会使用,真正能帮助自己的他不用,反而用杨嗣昌这样的酒囊饭袋,不仅损失了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等人,还逼迫、投降,不亡国反而倒是怪了。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