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馆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是谁下令开办的,又是什么消失的?
对四夷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很多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外语学校是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是恭亲王奕等人提倡下开办的。于1862年8月24日正式开学,主要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刚开始只设英文一科,后来增设了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科目。京师同文馆培养了很多精通外国语的人才,为奠定了人才基础,同时也让更多地人开眼看世界,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在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1902年初,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京师同文馆在晚清历史上确实非常重要,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要说第一所官办外语院校,却还轮不到京师同文馆,为何?因为还有比它更早的外国语学校,这所学校叫四夷馆,是永乐下令开办的。
那四夷馆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先来看一段史料:
《大明会典》记载:"凡四方番夷翻译文字,永乐五年设四夷馆,内分八馆,曰、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
这段简略的文字透露出这样几个信息,四夷馆设立的时间是永乐五年(1407年),设立四夷馆的目的是翻译周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四夷馆共开设了八个专业,分别是鞑靼语、女直语、西番语、西天语、回回语、百夷语、高昌语以及缅甸语。
如果把四夷馆和京师同文馆作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他们开设的目的大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翻译别国文字。开设的专业,四夷馆比京师同文馆多。而在开始时间上,京师同文馆整整晚了450年。由此可见,四夷馆才是真正的第一所官办外语学校,那后来这所学校结局如何呢?
四夷馆是一所超级"长寿"的学校,自设立后,有明一朝,它一直存在。因当时国际关系的需要,正德年间增设了八百馆,用以教习兰纳文。年间,又增设了馆,教授暹罗语。至此,四夷馆一共开设了10个外语专业,几乎涵盖了当时明朝周边国家的全部语种,可见其专业齐全、规模较大。
四夷馆教师队伍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是时期留在明朝当官的官员。元朝的一些官员通晓多种语言,入明后,很大一批人被朝廷安排担任翻译。这个职务既没有实权又能发挥其特长,是个不错的选择。四夷馆成立后,这些人就被召进馆里,担任教师。第二是聘请外国人充任。永乐年间,七次下西洋后,有很多外国使节前来朝贡,很多时节朝贡结束后就被留在四夷馆充当教员。 第三是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可以直接留馆任教。
刚刚设立的时候,四夷馆隶属于,后来机构调整,又改归太常寺管理。由太常寺卿和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卿相当于校长,而少卿则相当于常务副校长,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四夷馆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这个机构为大明王朝源源不断地提供专业翻译人才,使得朝廷能够准确、及时处理周边国际关系,间接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地位。
明朝灭亡后,沿袭明朝制度,仍照旧设立四夷馆。只是在专业上有所调整,女真、鞑靼二馆被裁撤,其余八个专业都被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清朝的爱新觉是人,在明朝人看来他们就是蛮夷。而清朝的统治者也不太自信,觉得老用"夷"字很不好,不入耳。于是,朝廷下令将"四夷馆"改为"四译馆"
随着清朝的疆土不断扩大,以及清朝周边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四译馆"存在的意义越来越弱。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欧美列强逐渐崛起。时期,大批传教士来清朝,有些甚至进入朝廷做官。国际形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四译馆的专业越来越不适应朝廷、社会的需求。到了十三年(1748年),朝廷下令将负责接待朝贡使节的"会同馆"与"四译馆"合并,改称"会同四译馆",隶属于礼部。至此,四夷馆。
从四夷馆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清朝在处理四夷馆的问题上做得真的不明智。四夷馆是为了翻译外国语言、方便国际交流而设立的,到了清朝,既然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变化,就应该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废除那些不用的、过时的专业,开设新的有需求的专业。比如当时外国的传教士在中国的已经很多,清朝朝廷为何不在四夷馆开设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英语等专业呢?
假如当初乾隆抱着开放的姿态来改革四夷馆,增设专业,及时介绍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四夷馆这扇窗户,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别的国家都在干什么。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就能提前一个世纪。要真是这样的话,中国近代史一定会被改写。只是历史不容假设,但历史的教训却依旧深刻。那就是,在对待新鲜事物时,一定要抱着开放、学习的态度,并及时快速感知社会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