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为何被称“蠢猪式的仁义”,是成王败寇还是兵者诡战?
想要搞明白宋襄公其人,必须要缕清楚以下这几个问题
1.要对宋国有一个宏观全面的认识,包括历史渊源,内政外交,乃至地理环境
2.宋襄公所处春秋初期时的国际形势
3.弄明白‘霸主’这个名词的含义,职责
关于第一个问题,《史记》中记载宋国历史的一卷名为《宋微子世家》,微子即宋姓,以微子启为祖,微子启,殷帝乙之庶子,帝纣之兄。纣王时期,微子启直言进谏而惹怒帝纣,后惧纣王迫害而出逃,及周武王伐纣之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武王平定殷商建国初期,殷商一族依旧有很大的势力,所以周武王封纣子武庚治殷,武王死后,武庚在管蔡的怂恿下起兵叛周,淮夷徐戎之殷族闻风而起,一时星火燎原,周公三年始扑灭叛乱,武庚一族自此而绝。
然殷商六百年根基,其族自然不可能完全灭绝之,于是周公封带路党微子启于宋地,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县),使奉殷祭祀,借以统治殷遗民,所以在整个周代,宋始终以宾国自居,不臣属于周,而宋国爵位之尊崇,位列诸侯之首
名位这东西,毕竟是虚头,一个国家的实力不是靠别人捧出来的,更不能是对头捧出来的,宋作为亡国遗族,受周室分封之时,便被周族加以无数枷锁以限制实力
首先看军事上的枷锁
周之初,诸侯国的军队编制都有明确的规定,《周书·夏官司马篇》有如下记述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
而作为诸侯爵位最尊之宋国,又有多少军队呢?史无明文记载,宋封爵为公,当为大国编制三军,但如太宰子鱼(襄公庶兄)一再自称宋为小国,这自然是被周王室压制缘故,其军事实力应该为一军或二军
宋之经济条件,史载“太宰主政教文德,司马主军旅。国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按说应该是君明臣贤,长治久安之国家,但终春秋之世,宋国却是大部分主要战役的主战场,其国民常年苦受战争之苦,这就不得不归咎于宋国的地理位置
然正因为宋国土地势平坦,所以整个宋国,无险可守,面对强敌入侵时,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宋人只能不断地修筑他们的首都城市,砌盖城墙,宋之后迁都于睢阳,正是因为睢冉物产富饶,四面环水,他国侵略时,宋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物资集中于睢阳城内龟守,真是凄惨窝囊至极,周公旦之政策,真乃高瞻远瞩
只有这些也就罢了,最最要命的是宋南方荆楚的崛起,这就带人到下一个问题,宋襄公之世的国际环境,以及第一任春秋霸主·齐桓公的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