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恭谨节俭的唐宣宗出家为僧之谜
历史典故 2017-05-17 06:34历史记录www.qiwenkd.com
唐宣宗,汉族,初名李怡,后改名李忱。唐朝第十八位皇帝。登基之前封为光王,在位13年。唐宪宗李纯十三子,母郑宫人,元和五年六月廿二日生于大明宫,是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的叔叔。


唐宣宗继位后,便“尽革武宗乱政”,下令恢复货款,并诛杀赵归真、刘玄靖等撺掇武宗灭佛的十名道士,“以平民怨”。其中就有对佛教报恩的个人因素在内。说到这里,唐宣宗到底有没有出家为僧呢?笔者认为未有明证,姑且存疑。

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维护统治,封建帝王大都对佛教采取宽容的态度。而唐代武宗时期,却发生了大举灭佛的行动,将佛像、佛堂的钟、磬等改铸为钱币、农具等物;拆除寺庙4600余所,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教3000余人还俗。史称“会昌法难”。而武宗之后的宣宗刚一即位刻诏告天下,复兴佛教。这叔侄二帝对待佛教的态度,据说都与宣宗未继位前的一段“出家”经历有关。
上一篇:陆游与唐婉的悲剧爱情:他们是表兄妹?
下一篇:解密古人智慧 浅谈商业广告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