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的恐龙物种化石-皮诺曹恐龙
中国境内挖掘发现一种隆起鼻子结构的恐龙皮诺曹恐龙,它与霸王龙是同一种属,行动迅速攻击性较强。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中国境内最新挖掘发现一种皮诺曹恐龙,长有隆起突出的鼻子,是可怕的远古掠食者,事实上它与霸王龙是同一种属。 研究人员认为,...
-
古画揭示古埃及人如何在沙漠中拖拽雕像
受到一幅有4000年历史的画作的启发,物理学家们发现了古埃及人是如何在沙漠中拉动沉重的雕像的(如图所示)。研究者在距离埃及首都开罗南方320公里远的Dayr al-Barsha市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这幅古画,画中描绘了172名工人在拖动一座下方铺有木制滑车的雕像,雕...
-
北美洲发现最古老的岩刻画(图)
岩石上的树形刻画仍清晰可见,可能由火成岩制作的工具雕刻而成。 2013年年底发表于《考古科学杂志》的研究成果显示,美国内华达州金字塔湖一带的石头上的岩刻画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是北美洲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刻画。这项发现被美国《考古学》杂志评为20...
-
化石和分子证据演示天牛的进化史
化石天牛和现生天牛 叶甲总科的演化(绿色渐变区域指示被子植物的繁盛过程) 叶甲总科系统演化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天牛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昆虫。天牛和叶甲组成的叶甲总科,是鞘翅目(甲虫)中最丰富类群之一。中生代叶甲总...
-
沉睡一万年后“蒙自人”“苏醒”
蒙自人 没有现代人的下巴 马鹿洞人,也叫蒙自人,1989年5月在蒙自县黄家山山腰发现,发掘出各类化石达100多千克。其中,有4件保存较好的人头盖骨、下腭骨化石。 通过分析,蒙自人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更进一步研究表明,马鹿洞洞穴为一万至一万五千年前的...
-
早期现代人怎样走出非洲/图
我们知道最早的人类起源于非洲,但六万年前,现代人是怎样离开非洲走向世界各地的?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的Richards教授的一项新发现,可能有助于解开这个谜团。 图:人类进化历程的复原 Richards教授是考古学的一个新兴分支考...
-
科学家研究26年确认“千年遗骨”是查理曼大帝
在研究26年之后,科学家4日宣布,1988年在亚琛大教堂发现的千年遗骨确实是查理曼大帝。 亚琛大教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列世界遗产之一。它位于德国西部历史名城亚琛,建于8世纪,是一座风格独特、装饰华丽的八角形建筑,据信是查理曼大帝的宫廷教堂。1988年...
-
科学家发现身长16米史前巨鱼化石
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这种多骨鱼在20年时间里的身长便可达到9米左右,38年后,它们的身长可达到16.5米,超过鲸鲨。1886年,著名古生物学家阿尔弗雷德-尼科尔森-利兹首次发现这种巨鱼的化石。不过,由于发现的只是化石碎片,利兹无法确定身长 据国外媒...
-
四百年前沉船雕刻着胡须武士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考古学家在英吉利海峡发现一艘17世纪荷兰失事船只残骸,打捞的8.53米长的船舵一端雕刻着带胡须的男性武士头像。 考古学家在英吉利海峡发现17世纪一艘巨大的沉船残骸,船舵一端雕刻着带有胡须的武士 这个船舵长度为8.53米,是在英...
-
猛犸象灭绝的主要因素是气候而不是人类
认为猛犸象是坚强、多产物种的传统观点将发生改变 研究人员对300只猛犸象的DNA样本进行分析 据腾讯科学:一项DNA分析表明,当世界气候发生变化时,猛犸象的数量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早出现了下降。许多研究人员都认为猛犸象是一个坚强而且多产的物种。但是据这...
-
远古恐龙大战鲨鱼:角鳞鲨或捕食鸭嘴龙
鲨鱼和恐龙在远古时期曾共存过相当长一段时间,近日研究发现,它们很可能正面遭遇。角鳞鲨(Squalicorax)的体长达5米,白垩纪时期曾以鸭嘴龙为食。古生物学家并不确定是鲨鱼以死去的鸭嘴龙尸体为食,还是鲨鱼游到沿岸地带,对岸边的鸭嘴龙进行攻击并杀死了对...
-
人们如何推断已灭绝动物的颜色?
...
-
云南昭通发现600万年前古猿头骨化石
这是考古人员在云南昭通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 一个含脑内膜的面骨,眼眶、吻部等保存完好,乳齿和恒齿同时保存这是一具距今600万年前的古猿头骨化石。经过科研人员历时多年科考和研究,这具头骨化石被证实是欧亚大陆晚中新世以来古猿化石发现记录中时代最晚的...
-
最早不冻DNA测序破纪录
德宁格尔熊化石 科学家已经复原了来自30万年前的穴熊化石中的DNA。该研究在线发表于本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从而打破了之前对北极永久冻土之外发现的样本中DNA的复原纪录后者是来自挪威的12万年前北极熊的颚骨化石,其报告发表于2010年。(研究人员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