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雪原如何睡上暖和觉:选址要避雪避风 睡前抖被
茫茫雪原,天寒地冻。东北某冬训场,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官兵结束了一天的军事训练,即将展开宿营。连长王伯岩带着几名骨干在雪地里勘察地形,选择宿营地。
“前面有一处山谷,而且是背风面,易于隐蔽和避风,可以作为宿营地点。”中士李超提议道,其他人也表示认同。很快,连长王伯岩敲定了这处宿营选址,并命令部队准备搭建野营帐篷。
由于部队从温区移防至寒区,大家都缺乏在寒区野外宿营的经验,所以选址参照标准还是凭借以往的经验。随队指导冬季军事训练卫生防护的211医院军医申健见状,赶紧让连长暂停搭建帐篷,建议重新选址。
“在寒区野外宿营,就要结合寒区的特点综合考虑。”申健向官兵们介绍说,山谷虽可避风,但易被积雪覆盖甚至掩埋,冷空气的聚集使山谷中气温更低,以在远离谷底的山坡上宿营为宜,避开风口及有雪崩和坠岩危险的区域;在寒区作战或演习时,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条件搭建保暖的临时掩蔽所或临时掩体,这是降低冷损伤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选择的宿营地点应便于采用自然伪装,防止敌人空中和地面侦察,便于防御作战,附近有水源和柴火便于饮水、做饭。
官兵们听完军医的指导建议和知识科普,果断放弃原有选址,经过重新勘察,他们最终选择了一片既隐蔽又避风,还不会发生雪崩危险的林地来宿营。
野外宿营地选址完成后,帐篷搭建也有很多讲究。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军医的指导下,下士杜宝成正带领班里的战友清除帐篷搭建区域地面的积雪和结冰,清除石块、矮灌木等各种不平整、带刺、带尖的东西,并用土填平;搭设帐篷时,他们比以前在温区时多设了固定桩和拉索,并用沙土和雪将帐篷布脚掩埋压紧。
天色渐黑,气温比白天更低了,帐篷搭建好后,战士们抓紧时间生炉火取暖。申健不忘提醒:冬季生火取暖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通风,可以设通风口或者窗上安装风斗,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还要注意清除炉火区的结冰和积雪,避免炉灶因冰雪融化而底座不稳……
听完申健的指导,连长王伯岩要求各班排对所有帐篷进行检查,炉火值班员不定时检查炉火,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同时要求大家进入帐篷前,记得清除衣服和鞋靴外面的积雪,以保持帐篷内地面干净整洁,物品放置要有规律,以利于加快应对各种突变速度,备好雪铲或小刀,以备雪埋时挖开通道使用。
入夜,天空又飘起了雪花,野外的气温已骤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晚点名一结束,官兵们纷纷钻进帐篷准备就寝。上等兵刘相辰第一个打开背囊拿出被褥铺好床铺,脱下厚厚的几层衣裤钻进被窝,可是过了半个小时双脚还是冰凉的,难以入眠。这时,另一名随队指导冬训防护的军医崔洪勋巡检到刘相辰所在的帐篷,发现由于寒冷睡不着的战士还不少,大家迫切想了解解决办法。借着手电筒的微光,崔洪勋给战士们讲起了睡眠防寒措施。
“大家在寒冷环境中入睡时需特别注意防寒,防寒措施做不好,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容易感冒生病影响正常训练生活。”崔洪勋告诉战士们,睡觉前抖动睡袋或被子可使其蓬松,以便增加其中的空气含量、增强保暖性;在帐篷内睡觉时只需脱下最外层衣服和靴鞋,穿长衣裤和袜子睡觉;在睡袋、被子或褥子下面铺垫多层睡垫或衣服等,避免湿气困扰;睡眠时不应将头包在睡袋或被子内,以免呼出气体遇冷液化弄湿内衣和被子;起床后抖动睡袋或被子,尽可能排出其中潮气;在极冷的环境中使用被子睡觉时,可两人通腿而眠,彼此用体热取暖,同时应戴头套,以保护耳、颈和面部。临走前,他建议刘相辰穿上袜子并将并指手套套在双脚上,以保持足部暖和。
半个小时后,当军医崔洪勋再次查铺时,帐篷里酣睡声已经此起彼伏,训练劳累一天的战士们在被窝里温暖地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