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欣:把青春写进迷彩,把年华洒满军营
从军营到军校,从士兵到排长,从基层到机关。战略支援部队某部参谋刘佳欣,把青春写进迷彩,把年华洒满军营。
初入军营的“知心姐姐”
刘佳欣正在进行野外训练。
从军校毕业后,在面临毕业分配时,刘佳欣毅然服从学校安排,怀揣着满腔热血和不服输的精神,回到了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对分配的“新排长”岗位陌生,又对眼前这些姑娘们感到熟悉,熟悉她们跟自己一样正值青春步入军营。
作为女排长,刘佳欣具备着女生特有的细腻。夜里十二点半,刘佳欣拿着手电筒挨个房间进行查铺查哨,在二楼最里面的学习室亮有微光,心想一定是有人在给自己“开小灶”。走进学习室,发现偌大的学习室里女兵熊美林正在认真复习备战军考,刘佳欣轻轻地走到她身边说:“白天训练强度大,晚上就不要加班太晚,只有良好的睡眠才能保证复习效率”。正当刘佳欣转身离开,熊美林突然叫住:“排长,白天训练强度大,复习时间不多,你说我能考得上军校吗?”刘佳欣来到她的身边,翻看着桌上复习资料上工整的错题笔记和单词背记本上重复的标识。“军考的路是寂寞的、也是孤独的。”,刘佳欣跟熊美林讲述自己当年遇到的同样问题,鼓励她无论遇到怎样的迷惑和犹豫,永远要保持定力,记得自己最初的理想,才能乘风破浪终抵梦想的彼岸,经过一番谈心,让熊美林迷茫的内心再一次点亮星光。
就这样刘佳欣每晚在处理好自己的工作之余,就一起与熊美林灯下夜读,当起了她的专属“陪考”老师。熊美林备战军考,而她报考心理咨询师。学习的热情使两人关系迅速拉近,遇到难题困惑,相互加油打气,冷静分析,积极破解。一来二去,熊美林的思想顾虑也慢慢消退,军校梦也越来越坚定。在她的引导下女兵们的心扉一个个被打开,日常管理走向正规,刘佳欣也成了女兵们的“知心姐姐”。
始终保持“充电”状态
临近生产,刘佳欣仍然坚持工作。
由于岗位调整,刘佳欣被调入机关任职参谋。参谋岗位一直都是男干部居多,作为一名女干部,刘佳欣不服输,敢挑战。面对新岗位,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充电”状态。她说“业务精不精,差就差在学习上”。在一次工作任务中,上级领导要求当日就要给出某项专业岗位的数据资料,由于未留心做好备份,这让她一下子犯了难,但再难最后也被她迎刃而解。冷静分析前期各单位做的有关工作,把每一个时间节点摸清摸透,形成思维导图,在结构框架里面标注好有用的板块内容,再结合机关往年的留存资料,各数据相结合后,大致的一条数据资料线清晰而出,最后通过课后找专业岗位能手试验论证,连续顶着几天烈日,反复的实践推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将岗位精准的数据资料还原重现。如今的她,更加成熟稳重。从女排长到女参谋,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充电”状态的展示。身边的领导和战友给的最多的评价就是:“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
在工作中,刘佳欣始终牢记:“一定要把官兵的切身利益当作自己的事,用心去做好,努力做最好”。在官兵思想上遇到困惑、身体上遇到疾患、家庭中遇到矛盾时,她总能帮大家解决问题,像亲人一样主动帮扶,让大家能够感受到在组织的羽翼下是温暖的、安全的、可靠的。2020年的军考,除了备考的战士们比较忙碌,对于负责战士们报考材料的刘佳欣来说也是一个忙碌的过程。由于报考人员文化程度不同,参加考试内容不同,导致报考人员所需材料的不同,这就加大了工作量。为了能够让战友们安心备考,她一个人耐心梳理每个人的材料,缺少那部分文件,逐一打电话提醒什么时间段上交,不耽误考试,不懂的地方就耐心给战友们讲解,让每名战友顺利完成军考。她告诉笔者要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坚持相信和依靠群众,增强官兵主人翁意识,才能把官兵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挖掘出来。
坚守道路上步履不停
甜蜜合影。
在军营里都说“一个军人半个家,两个军人没有家”。刘佳欣的丈夫李全杰也是一名军人,军校毕业后的她们,被分配到了一南一北,电话里的声音成为彼此思念的桥梁。两人驻地相隔纵跨几乎整个中国,原本每年约定相逢的日子,总是由于工作原因变成了遥遥无期。
并不是所有的思念都能化作春风来到身边,有很长一段时间工作上的繁忙,让刘佳欣几乎抽不出空接丈夫的电话,即便是接了,也只是简单几句匆匆挂之。结婚两年来,两人就这样,一个在电话这头,一个电话那头,一起努力着,坚持着,走了过来。
组织的关心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坚强后盾,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要站排头。面对大家与小家的取舍,她说:“没有大家的安宁,哪有小家的幸福!”2020年送来了最美的喜讯,刘佳欣又多了一个身份,升级做妈妈。如今的她已是“双重身份”在岗,在坚守这条道路上仍旧步履不停。(丁玉冰 许田甜 郭明磊 崔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