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就要时刻准备为人民冲锋——记甘肃省张掖军分区副司令员张
新华社兰州8月1日电 贾启龙、周仁、郭干干
“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也会像老班长邱少云那样牺牲自己……”28年前,还是邱少云生前所在连战士的张洪峰三次写下请战书,要求到最危险的地域执行任务。就在那次任务中,他为保护群众和战友安全,毫不犹豫抓起不法分子投进人群的爆炸物,在抛出瞬间被炸掉左手和右眼,被评定为二级伤残。
从士兵成长为领导干部后,甘肃省张掖军分区副司令员张洪峰始终以冲锋的姿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百姓排忧解难,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爱民的赤子情怀。
张洪峰(左)深入田间地头了解花椒价格,和群众一起探讨花椒培育技术(2020年7月10日摄)。新华社发(张仲海 摄)
“特殊标准”
张洪峰的左手臂因为截肢,血液循环不畅,小臂骨头经常像蚂蚁在咬一样难受,恨不得抓破皮。张掖军分区领导说:“他不把自己看作是‘特殊人’,工作上却有‘特殊标准’,骨子里有一种敢打硬仗的精神。”
张洪峰的“特殊标准”始于受伤之初。刚开始打背包时,膝盖、牙齿、伤残的左臂一起上,背包上到处是嘴角和伤臂蹭出的血迹;练匍匐,训练量每次都是常人的两倍以上,常常是手臂和膝盖的伤疤还未愈合又被磨破……
凭着不服输的劲头,他从基层排长、旅团机关干部、军分区副司令员等多个岗位一路走来。2017年6月,秦安县委统一安排每名县级领导包抓乡镇,主要负责精准扶贫工作,考虑到张洪峰身体残疾,计划安排他去扶贫任务较轻的镇。张洪峰听说后,急忙找到县委领导,言辞恳切地说:“我身体虽然有点残疾,但不影响工作,战场上死都不怕,扶贫攻坚还有什么可怕的。请组织把我安排到最贫困的王铺镇。”
“王铺梁,北风狂,吹干了草,冻死了狼”,这首流传了千百年的民谣,道出了王铺镇恶劣的自然环境。当时,秦安县5个未摘帽的贫困村,有3个在这个镇。
张洪峰带人爬坡翻梁,踏遍王铺镇的村村落落,提出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产业,推广发展花椒、苹果等。种惯了马铃薯、杂粮的乡亲们认为种植花椒、苹果周期长见效慢,很多人当场表示反对。
张洪峰也不气馁,带着镇干部积极为村民讲解政策、算账对比,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被张洪峰“磨破嘴、跑断腿”的诚心打动,50余户村民答应试种几亩花椒。
张洪峰请技术员讲课,找种植行家指导。春去秋来,一树树红玛瑙似的花椒令人欣喜。
由于山高路陡,行车极为困难,花椒运不出去,愁煞了椒农。
修路!修路!2年多来,张洪峰先后10多次跑到省、市、县三级协调专项资金,为村民修建17.3公里的产业路,实现了稳步增收。2019年底,王铺镇实现整体脱贫。
张洪峰右手据枪左眼瞄准进行手枪射击(手机拍摄,2021年7月14日摄)。新华社发(李栋 摄)
冲在最前面
2020年4月,秦安县突降雨雪,王铺镇乡村干道一段水渠堵塞,积水严重。张洪峰迅速带领40名民兵突击队员赶往现场。
到达现场后,张洪峰挽起裤腿第一个跳入冰冷刺骨的水渠,右手握住锹把,断臂托住锹头,吃力地清理冰凌近2个小时。
危险时刻敢于冲在前,张洪峰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2018年7月,持续暴雨造成一处山体滑坡,县里请求人武部组织民兵分队救援。
张洪峰到达现场后,迅速指挥民兵紧急疏散群众,经过1个小时的紧张战斗,发现还有8名群众被困在半山坡的土坯房里。
此时,山体松动,不断有土石滚落,被困群众命悬一线。连续实施3次救援行动未果后,他们又搭起6米高的梯子准备再次施救。
满脸雨水的张洪峰右手紧抓着梯子扶手一侧,用残缺的左臂贴身紧扣梯子另一侧,带头往上爬。他说:“我是指挥员,必须先上去!”
张洪峰爬上山坡,上前抱住一位惊魂未定的老大娘说:“不要怕,我是当兵的。”听到这话,老人才安下心。
老大娘得救了,接着第2个、第3个……当他们带着最后一名群众撤下来没多久,半山坡的土坯房瞬间被泥石流冲毁了。
鱼水深情
出生在沂蒙老区的张洪峰,为人直爽坦诚。
烈士郭旭的父亲双腿患风湿病,张洪峰每次下乡都会给他捎上止痛药膏。山路上若遇到同向而行的群众,就会停车捎上一程。在张洪峰眼里,帮助群众从来没有事大事小之分。
2018年7月,张洪峰在下寨村驻村帮扶期间,发现村里的学生每天天不亮就要赶往学校。沿途山路崎岖不平,孩子们常因看不清山路摔跤,甚至有生命危险。
张洪峰与相关领导商量,想办法筹措经费,在通往学校的山路上安装路灯,照亮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2019年7月,王铺镇王铺村周璇考上了大学,由于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产生了放弃上学外出打工的念头。张洪峰当即决定与这名同学结成帮扶对子,每年给予3000元资助。为了不让孩子因贫辍学,10余年来,他先后资助了9名贫困学生,协调80.58万元为214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
一心向党,赤诚为民。入党28年来,张洪峰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为民宗旨,被原兰州军区授予“人民卫士”荣誉称号,连续两次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表彰为“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