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一战时期14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 受尽屈辱伤亡惨重
华工和英国部队在法国的一处停车场装卸粮食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90周年,威海市于9月中旬联合法国一战研究中心、比利时鲁汶大学和山东大学,举行了一次有关一战华工的国际性研讨会。同时,威海市还会同法国战争博物馆、比利时佛兰德尔战地博物馆和英国帝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一战华工图片展,并在华工出发地的港口竖立纪念碑,辟建主题公园。
与此同时,比利时正营建华工营地公园,法国诺莱特一战华工墓园也将扩建整修,与中国威海的活动遥相呼应。
伴随着海内外华人以及一战华工后代的努力,以及中外史学家对那段历史的重新审视和关注,时隔近一个世纪后,逐渐被人们遗忘的一战华工又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14万多华工奔赴欧洲战场
“众弟兄,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雕翎。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亲与故、乡党与宾朋,却如何外国做工。……”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传于威海卫的一首华工出洋歌。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在中国招募了14万多华工到欧洲战场,仅从威海卫出发的就有5万多人。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同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在比利时与法国西北部摆开了主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巨大的伤亡使交战各方兵员锐减,后方与补给线上的劳力极度匮乏。特别是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使得英法等协约国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为挽回颓势,法国和英国相继将目光转向中国,投向那些“干活不知疲倦”的中国人身上,力图通过招募华工来解决其战争需求。
1916年5月14日,天津惠民公司与法军代表签订了招募华工20万人赴欧参战合同。但由于德国的阻挠、战地作业的危险以及中国国内的反战情绪等原因,法国在华招工一波三折、阻力重重。同年10月25日,天津市民 8000余人集会,要求解散惠民公司,禁招华工,并发起抵制法货运动,使法国的招工计划再次受阻。吸收了法国的教训,英国在威海卫设立了“大英威海政府招工局”和“华工待发所”。因为威海卫于1898年被英国租占后,发展成为其驻华舰队的避暑疗养和暑期军训基地,绕开了中国的中立国立场这一难题。山东人比较适应欧洲寒冷的气候且吃苦耐劳易管理,在威海卫也便于就近招募苦力。
英法两国的招募范围遍及华北及沿海各地,但以山东、江苏、直隶为主。为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英方还在国内外中国学生中广为招募翻译人员。各地征招的华工到达威海卫后,便被送进华工待发所,进行报名登记和体格初检。英方规定了21条病例,只要有一条不合格,华工便会被辞退。体检合格正式定招后,华工便被要求与英方订立合同,每人用中外文编定一个号码,用机器打印到铜片上,然后卷成一个镯子套在劳工的右手上,合同期满回国后,才用机器把铜镯卸开取下。华工工资分两地支付,一半在欧洲交付本人,另一半在国内按月交付家属。在威海卫期间,华工每15人编成一班,选出一人任工头,英方还组织华工到海滩等地进行体能操练或队列、行军训练。经过短期集训之后,华工便登上英法商船,驶向欧洲战场。
据资料介绍,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在中国直隶、山东、江苏等8个省招募华工14万多人,而自威海卫转运的华工即达54000多人,成为一战期间最大的华工输出地。华工抵达后即被编为华工军团(也称华工队),经过短期军训后配属到英法联军作战部队从事战地作业和后方战勤服务。
受尽屈辱伤亡惨重
从离开祖国那一刻,死亡的威胁便与每一个华工如影随形。1917年2月24日,运送华工的法国“Athos”号邮轮在地中海被德国潜艇击沉,543名华工丧生。出发前,华工们与英国当局签的合同讲明不参与战斗,而事实上华工们所从事的工作则是战斗的最前线。据有关资料介绍,到达欧洲的 14万多华工, 9.6万人被分配给英军, 3.7万人由法军支配,1万人被“借给”美国赴欧远征军。抵达欧洲后,华工们立即在前线或后方承担起挖掘战壕,装卸弹药给养,修筑铁路、公路、桥梁,制造枪弹,救护伤员,掩埋尸体甚至扫雷等最艰苦、最繁重的工作。在欧洲肆虐的严寒和灼人的烈日下,无休止的劳作、恶劣的战时生活供应以及疫病和工伤,时刻威胁和剥夺着这些中国劳工的生命,“不在前线做工”的约定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华工们挖战壕的地方已在敌人步枪射程之内,有些地方与敌方战壕相距不过50码。遇到雪天,满脸落满了雪花,天晴雪化之后,战壕里泥浆没过小腿,轮班睡觉时也只能站着睡。而英军士兵只会在挖好的战壕内守护阵地,至于军官和机枪手,更在后面盖好顶棚的战壕内守着,随时可坐可卧,甚至还能打打扑克。由于对现代战争一无所知,当德军飞机铺天盖地而来时,许多华工跑出战壕观看,结果敌机既投弹轰炸又俯冲扫射,致使许多华工当场被炸得血肉横飞。很多华工认为能在空中狂啸飞舞把人炸碎的怪物,就是神话里的妖怪,一些华工甚至被吓疯。
非人的虐待,艰苦的条件,危险的环境和残酷的战争,使许多怀着出国挣钱发财梦的华工惨死在异国他乡。据中国公使馆统计,当时在英军服务的华工中,有名有姓的死亡者就达9900人。实际上,根据战后的清点和统计,在法军和英军中的华工死亡者和下落不明者接近两万人。目前,在法国和比利时葬有华工的公墓共有69处,只安葬了1874名华工。
华工功绩被西方列强抹杀
1918年11月11日,持续了4年的战争终于结束,战胜的协约国沉浸在一片欢欣喜庆的气氛之中。同年11月16日,英国殖民大臣专电英属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骆克哈特:“值此停战大喜之日,我向威海卫人民祝贺战争胜利,并感谢你们的帮助,从威海卫招募的华工军团对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非常感谢华人社团对政府的衷心支持。”而中国国内同样是一片欢腾,政界要员、社会名流以及市民学生,人人欢呼雀跃、踌躇满志。许多人认为,大量华工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由此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得战胜国的地位,以此为契机,打破套在中国人头上的重重枷锁,一改中国卑微的国际地位的日子不远了。然而,时局的发展很快就将国人的种种梦想击得粉碎。
在 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日本借美、法、俄等国的支持,以强盗逻辑强占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一切利益,战胜之日竟成国耻之日。当时,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列强代表面前厉声反驳所谓“中国没有派一兵一卒参战”的谬论:“14万多华工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有谁敢否认他们的贡献和作用?”然而,在那个“中国不过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的年代里,中国人的声音实在是太微弱了。
中国代表团的努力最终没有唤起英、法、美等大国的同情,消息传回国内,中国人对西方彻底失望,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骤然爆发。中国最终拒签和约,第一次对西方坚决地说“不”。两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的命运最终被改写。
那些为战胜国作出贡献的中国华工并没有享受到战胜国国民待遇,他们的命运很长时间没人过问,反而被视为危害地方治安的替罪羊,于1919年秋被陆续遣返。资料统计,实际上回到祖国的华工只有11万人,另有 3000多华工选择在法国定居,并成为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
·相关链接·
一战华工重回视野
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一战华工不但被英国人、法国人渐渐遗忘,对中国人而言也是一段陌生的往事。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外史学界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段已日渐模糊的历史。
在法国,旅法华侨华人为争取一战参战华工权益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1988年11月28日,在法国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的倡议和敦促下,法国政府终于公布了有关华工的档案,并在巴黎市中心里昂车站附近的毛里斯德尼街口广场的建筑物上镶建了华工纪念牌,在上面用中法文刻着:“公元1916~1918年,14万多华工曾在法国参与盟军抗战工作,有近万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后,其中3000多人定居法国,并在巴黎里昂车站形成了第一个华人社团。”1998年 11月2日,法国政府又在巴黎13区华人社区的博德里古公园内竖起了一块2吨重的花岗岩石碑,碑上镶刻着镏金字:“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2002年清明节,法国诺莱特一战华工墓园举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公祭活动。法国荣誉军人和退伍军人30个协会代表、旅法华侨华人50多个社团代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和其它常驻机构的代表、法国各界人士近800人参加了公祭仪式。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的吴建民参加并讲话,法国总统希拉克派代表参加并为公祭活动致信,信中写道:“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华工们的地位和尊严终于得到恢复和承认。自此,清明公祭一战华工成为法国华人社团每年必办的大型活动之一。由于14万多华工中有10万人是山东人,旅法山东籍的两个社团——旅法山东同乡会和法国齐鲁文化协会,每年均派代表参加这一仪式。
超过1/3的华工从威海卫出海奔赴欧洲战场,让威海与这段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威海,档案馆以及历史研究人员也正在为重现这段历史而努力。为深入挖掘这一历史,进一步廓清中国与一战的历史渊源,威海市举办的“一战华工国际学术会议”,是迄今为止关于“一战华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学术研讨会议。此外,威海市档案局有关人员还专程赴欧洲搜集一战华工史料和图片,大量翔实、丰富的史料将通过图片展的方式与中国人民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