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咸丰坚持使臣磕头惹祸

军事秘闻 2017-04-27 10:39奇闻趣事www.qiwenkd.com

[图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咸丰坚持使臣磕头惹祸

 

圆明园西洋楼遗址

据《法制周末》报道,150年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被视为近代中国的国耻,也是国人至今无法忘却的悲惨记忆。150周年过去了,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中国又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央。拂去厚厚的历史尘埃,许多有识之士对那场劫难多了一些认识和反思,渐渐还原了历史的真面目。事实上,当时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对列强兵临城下、磨刀霍霍的贼心浑然不觉,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缺乏应有的认识,依然摆出一副无知和傲慢的姿态,终于为列强报复中国制造了借口。

火烧圆明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延续4年的英法联军之役的巅峰和终点。战火是1856年10月在广州点燃的。

1856年10月23日,英、法、美、俄四国进攻广州,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陷并占领广州,整整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因未与清政府就谈判事项达成协议,英法两国决议采取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

1858年4月英法联军北上,5月26日占领天津。清政府代表被迫同意在天津谈判。英国侵略者提出“北京驻使、内地旅行、长江通商”三项要求,清政府最终屈服。

1858年6月,清政府分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公使驻京之争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退出大沽口,英法美三国于1858年7月中旬抵沪,等待修改税则以及补充通商章程。7月14日,咸丰帝任命桂良、华沙纳等为钦差向英法等国就《天津条约》提出交涉,准备修改公使驻京的条款。但是桂良等钦差大臣不敢向英法等国提出修改公使驻京的要求。

《天津条约》只是咸丰皇帝迫于压力暂时答应,并不准备履约。其中的焦点就是决不能让外国公使驻扎北京,以免外国公使在皇帝面前不愿三跪九叩。

根据《天津条约》,“北京驻使、内地旅行、长江通商,”也就是互设使领馆,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旅游,以及和中国通商。按照现在的认识,这些在国与国的关系中是十分正常的,应该通过双边协商谈判来加以解决。但这些要求在清政府那里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解释这一原因,需要从中国传统的“天下一统”观念谈起。按照这一观念,中国是世界的中心,皇帝为天下共主,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的藩属,所有人见到皇帝都必须磕头表示臣服。中国传统外交主题就是让夷狄们前来磕头,并由此建立了一套“朝贡体系”的完整外交模式,也可以更形象地称之为“磕头外交”。

英法等国对这种观念并不认同,以英法为首的各国驻华使节拒绝磕头,对皇上不行跪拜之礼,使“天下一统”的观念破产。除此之外,公使长驻北京,又被看作是类同古代的“监国”,按照满清政府当时的理解,驻京外国公使可以在京城里任意收税,干涉政令,折迁民居衙署,建立高楼,部署各类武器,总之是如同太上皇似的为所欲为。中国沦为外夷监守,自然万不可行。

1859年初,新任英法驻华公使普鲁斯和布尔布隆奉命进京换约,以便对清政府施加压力。清政府接到他们坚持北上换约的报告后,命令直隶总督恒福照会普鲁斯和布尔布隆,指定他们在北塘登岸,经天津去北京,并且随行人员不得超过20人,不得携带武器。但是英法驻华公使拒绝接受清政府从北塘登岸的建议,坚持从大沽口进京换约。清政府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于是,经过皇帝、怡亲王和僧格林沁王爷多次密谋,1859年6月25日,一场本该是仪式性的换约演变为血腥的冲突:僧格林沁带兵在大沽口击沉英法炮艇3艘,重创3艘,击毙、击伤英法联军484人。

大沽口受挫后,英法两国政府随即增派援兵来华,进一步扩大战火。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的舰船200余艘,载着陆军1.7万人开始在北塘登陆,8月10日登陆完毕后,摧枯拉朽,于8月21、23日分别占领大沽口和天津。

9月8日,英法联军由天津向北京开进。他们的价码提高了:赔款增加一倍;加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亲递国书之争

接着,英法联军向通州进发、直逼北京,9月14日英法联军和清政府的谈判在北京通州进行,清政府派怡亲王载垣等到通州与英法代表团谈判。经过反复辩论,载垣等接受了英法代表团所提的条件,与巴夏礼达成了停战签约的协议,并就此认为矛盾已经解决。

不料在9月17日,巴夏礼又提出了英国使臣向清帝亲递国书的要求。载垣等认为“此事关系国体,万难允许”,9月12日的会晤中并无此说法,且先前英俄两国也未开此先例,严厉拒绝了英法此举。但巴夏礼则认为,亲递国书乃国际惯例,没有必要列入谈判内容。双方坚持己见,相持不决。于是,载垣等一面向咸丰皇帝报告,一面通知僧格林沁率兵在张家湾将巴夏礼一行人擒拿羁留。

拒绝公使驻京,是皇帝维护其磕头外交的第一道防线。当第一道防线被英法联军强大火力突破之后,皇帝又在“亲递国书”条文上设置了第二道防线,即使西方公使驻京,但不“亲递国书”,皇帝也不用与他们照面。在北京通州谈判的最后关头,英方在照会中坚持要向皇帝亲递国书,突破了皇帝的第二道防线。

满清政府在当时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太平天国攻占苏州、常州,威胁上海,英法联军集结通州,随时可能进攻北京。可是满清政府却下定决心不在磕头问题上退让半步,他们的底牌是西方公使要么向皇帝磕头,要么不亲递国书,口气异乎寻常地强硬,毫无妥协余地。如果达不成协议,满清政府将不顾自己力量虚弱而背水一战。

当时英方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当满清政府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他们反而怀疑皇帝拒不接受国书里面包藏着巨大的阴谋,更加坚持要亲递国书。

当咸丰帝接到英方拒不磕头的奏报之后,忍无可忍,无处可退,立即作出开战的决定。对于导致通州谈判破裂的直接原因“亲递国书”一项,直到战后,满清政府才明白过来,这只是西方各国的通常做法,并没有特别要为难皇帝的意思,而且英法联军虽然在谈判中坚持要亲递国书,却并没有打算为此事开战。双方背后都没有阴谋。

如此看来,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就是奉行“磕头外交”的满清政府与奉行国际惯例的英法两国在国与国之间行为方式上的冲突,这两种行为方式又根植于“天下一统”和“国家平等”这两套在当时绝不相容的观念之中。在它们的后面,则是由不同文明所构成的知识背景。

通州谈判破裂之后,按照事先的部署,清政府当场拘禁了以巴夏礼为首的英法谈判使团共39人,押送北京,以“叛逆罪”投入大牢。给巴夏礼等人定下的罪名,再好不过地说明了满清王朝所坚持的“天下一统”观念之荒谬。

他们仍然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满清王朝的属国,因此,英法联军对中国的进攻并没有被看成是侵略、入侵或是战争,而是被当作“叛乱”;满清政府对英法开战则被理直气壮地宣布为“剿夷”、“讨逆”。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