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祖陵为何在水下:背后藏惊人秘密

考古发现 2017-07-21 10:47考古学家www.qiwenkd.com

  公元2011年5月,即农历辛卯年四月,江淮干旱,洪泽湖几近死水位,没于泽国三百余载的明祖陵地宫露出水面,引发了外界对于此神秘皇陵的高度兴奋。


  明祖陵为何在水下


  出南京向北,沿205国道拐入121省道,即宁徐路向北,穿过盱眙县城,经过淮河大桥后不久,即可见风景名胜指示牌—明祖陵。而盱眙县在此处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也被命名为明祖陵。打开盱眙县的政府网站,有一栏便称为“帝王故里”。


  此次明祖陵地宫献身,可见地宫甬道和9座大小不一的石拱门及石门前的汉白玉围栏,600年前的朱砂颜色依然可见,透过石拱门地宫内部的石门也清晰可见,石拱门内积水触手可及。被洪泽湖埋没的明祖陵外城墙也露出水面。


  为了确保地宫内的文物不被氧化风化,明祖陵文物管理处向地宫注水,以保持地宫内外湿度一致。明祖陵地宫惊鸿一现后,重归寂静。


  盱眙县与朱元璋有相当的渊源,当地流传一个故事。当年朱元璋打下天下后,曾经想定都盱眙,他在一座山头数周围的山头的数量,数来数去少一座,觉得甚是不吉利,后来改定都南京。当地人笑说,朱洪武忘了数自己屁股下的那一座了,否则明都将会在盱眙了。


  世人皆知朱元璋祖籍凤阳,为何明祖陵会在盱眙,这里面史学界也是各说各话。《明史•太祖本纪》里说:太祖……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这里所说的濠州之钟离,在如今凤阳县的东侧数十里处。


  从《明史》的记载里可以看出,朱元璋祖上应当是相当贫困,四处迁徙。他的祖父朱初一,60多岁时,流落在古泗州境内,为双沟镇一个财主家放猪。朱初一带着全家搭个窝棚,就住在洪泽湖边孙家岗为水财主放猪、垦荒,以维持生计。


  《明史》载:“(洪武)六年……六月壬午,盱眙献瑞麦,荐宗庙……十九年……八月甲辰,命皇太子修泗州盱眙祖陵,葬德祖以下帝后冕服。”朱元璋将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祖父朱初一的实际葬地合祀于此。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前后历时近30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后,在陵东不断增修堤防。


  据当地百姓介绍,明祖陵周围八成人都姓朱,据说是当年朱元璋的赐姓,让他们在周围可以保护祖陵不受破坏。


  在1963年的洪泽湖大旱时,明祖陵古城墙以及部分建筑物的墙基就曾经裸露出来,当时被江苏省文管会考察古徐国遗址的专家发现,并确认为明祖陵。往后,又在1993年、2001年先后发生旱灾,特别是2001年的大旱,使明祖陵的外墙露出1178米,是历次干旱中陵墓裸露最多的一次。


  从《明史》的记载可以看出,盱眙的明祖陵应该是确凿无疑的。但是,为什么朱元璋会把祖陵修在了水下呢?这里就不能不提及黄河夺淮的旧事。


  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大夏筑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支,使南支夺淮入海后,河道开始紊乱,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祖陵不断遭受水患。明万历年间总理河道的工部尚书潘季驯提出了“蓄淮刷黄”的治水方略。他主张筑堤纳水归于一道,反对疏浚支流另开新河,而应当“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借水攻沙,以水治水”,最终潘季驯取得了明神宗的支持。


  但很快清河口泥沙高淤,靠近这里的淮河河床也被黄水倒灌而增高了,这又使淮水的冲击力减弱,遇阻即回,沙随波停,淮水所带泥沙又在清河口停淤。淮水无力刷黄,又无法从清河口入海,而入湖故道又尽筑高堰,淮水上溢泛滥,“不得不久潴旁溢,汪汇浩荡,始犹淹漫两岸,会合诸湖,继而夏秋泛涨,一望无际,浩荡龙沙,震惊陵寝,而泗洲之祸岁烈一岁矣。”


  潘季驯的治水方针在实践中被“检验”得头破血流,但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与权威,不仅革除了反对意见的阻挠,而且甚至编造谎言,说祖陵“松柏之郁茂,护沙之如故”。就是到了万历二十年仍然上疏坚持自己的主张,把分流之议列为病议,痛加指陈。而这时淮泗一带水患频仍,早已成不争的事实。


  连年的天灾加上人祸,到了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六月,淮河上下游地区,连续70天阴雨,随着黄河夺淮的决定性一役,泗州城倾覆与滔天洪水之中,明祖陵也就此沉入水下。


  朱元璋祖籍争夺战


  明祖陵没于水中后,并未得到安宁,有人甚至怀疑朱元璋根本就记不清自己的祖籍地在哪里,修建明祖陵也只是受了当地人的欺骗而修建在此,最后,连朱元璋自己的出生地都成了悬疑。近些年来,史学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由地方为代表,对朱元璋的祖籍展开了争夺战,比较著名的由“凤阳说”、“嘉山(明光)说”、“盱眙说”。实际上,这几个地方,在元代属于淮安道和安丰道交界地方,人口流动相当频繁,一个人究竟属于淮安道还是安丰道,有时候自己未必都很清楚。


  实际上,在明代时,也有对朱元璋的祖籍的争夺,“无利不起早”,无不是想借机上位,争夺利益。早在明正德年间以后,泗州盱眙官员就开始向凤阳争夺朱元璋的出生地,到万历年间止,在长达近100年的“争夺战”中,凤阳一枪未发,全是泗州盱眙的枪炮声。但在官方史料记载中,朱元璋出生地,“凤阳说”仍是明代史家们的主流声音。清代至新中国成立之初,“盱眙说”自动销声匿迹,“凤阳说”成为中国史学家们的唯一声音。


  改革开放以来,朱元璋祖籍争夺再现:在“嘉山说”“盱眙说”“明光说”沸沸扬扬的日子里,“凤阳说”不仅一声未发,甚至连凤阳当地的文人、凤阳方志在争论之初亦为“嘉山说”帮腔。当多位史学家介入这一专题研究领域后,立即得出完全相同的结论:“朱元璋出生地‘凤阳说’反映了历史事实,故‘盱眙说’等另类说法可以休矣!” 这是因为,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历史距今仅600余年,由于身份特殊,记载他的事迹不仅文献多,而且时间并不遥远。其中关于他的出生地,不仅有文献记载,而且有本人多次口述记录,十分清楚。而所谓“盱眙说”“明光说”,或以民间传说来替代史料,或在历史文献中搞“躲猫猫”,无法得到史学家们的认同。


  《明史•太祖本纪》内明确记载:(元)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


  朱元璋究竟给凤阳人民又带去了什么呢—“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


  洪泽湖与泗州城的浮沉


  说到明祖陵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于此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洪泽湖、泗州城。可以说,这三者非发源于一时,然终归于一水。


  在洪泽湖北岸的泗洪县地区,历来有一个传说,据说沉没于洪泽湖底的泗州城60年会现一次,届时可以看到泗州城内的人们栩栩如生的样子,有的人正在家里休息,有的人顶着个锅在街上行走。


  在老百姓的传说里,洪泽湖是这样形成的:


  有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西王母决定要将淮河地区的人全部淹死,城池毁掉。于是她派了一个人挑了一担水,这两只桶里的水,是四海一半的水量。这事被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知道了,他觉得这样做太残忍了,决定救泗州城人。于是他骑上了小毛驴直奔泗州城。见到了那个担水的人,借口说,自己的毛驴口渴,是不是能让毛驴喝口水好赶路。那个担水的人就答应了,谁知道毛驴一口将一桶水喝光,张嘴就去喝另外一桶。担水的人一看,急了,伸腿就将水桶踢翻,顿时巨浪滔天,泗州城转眼限于洪水之下。


  传说毕竟是传说,那么洪泽湖究竟是怎么来的,泗州城又是如何被淹没的呢?


  洪泽湖在五大淡水湖泊中排名第4位,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泽湖。淮河是入湖的最大河流和水量的补给源,淮河来水占入湖总水量的70%以上。


  洪泽湖区开发历史很久,在洪泽湖形成之前,这里是一个河湖相间的洼地,湖群众多。在这块水草茂盛土地肥沃的地方,自古就是淮夷民族居住的地方。


  泗州城始建于北周,隋朝时毁于战乱,唐代重新兴建。由于泗州城地处淮河下游,汴河之口,为中原区域之襟喉,南北交通之要冲,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至宋代,泗州城已十分繁华,历史上称为“奔驰马骤无间时”。每年的各类“祭祀”活动使泗州城成为朱明王朝的“行宫”,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唐代著名大将李光弼被封为临淮王,驻守今泗洪故地。唐代韩偓作有《过临淮故里》诗:“交游昔岁已凋零,第宅今来亦变更。旧庙荒凉时飨绝,诸孙饥冻一官成。五湖竟负他年志,百战空垂异代名。荣盛几何流落久,遣人襟抱薄浮生。”


  宋代秦少游还在泗州完成了他的诗歌代表作《泗州东城晚望》:“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1194年,随着黄河夺淮河下游入海,黄河对淮河的影响加剧,大量的黄水入淮,使黄淮汇流处的清口以上河段水位抬高,导致淮水下泄受阻,致使洪泽洼地积水扩大,洪泽湖形成加快,同时使得洪泽湖边上“水陆都会”的泗州城遭受水灾也随着逐年加剧。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