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神秘古墓谜底至今未解:马王堆汉墓 成吉思汗陵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南依层层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在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内城里面修建了堂皇的地下宫殿,顶上有用明珠做的日月星辰,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关组织的挖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现代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完整的保存在封土堆下,几千年来未被盗掘。
西周王陵
据《周易》、《汉书》记载,周朝王陵不封不树。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经过考证,曾对周原境内的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勇诵、康王姬钊和附近的周穆王姬满和宣王姬静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鲁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树碑立记,但经后人考证又多有异议。认为周朝王陵的位置应在周王朝的发祥地周原(今陕西宝鸡扶风县与歧山县交界处的北部)及岐邑一带。
解放后,经勘察试掘,在周原遗址内确实发现大批西周早期及西周墓葬上百座。主要分布在歧山贺家;扶风齐家、庄白、云塘等村,但多为中小型长方形竖穴葬。西周早期及西周初期多为小型墓,一般随葬陶鬲、银戈和大铜泡,较大一点的墓中有青铜鼎、簋、卣,罍等。西周早中期多为中型墓,墓穴长可达3—4米,宽2—3米,深4—5米,死者头端挖有壁龛,墓底中间有腰坑,墓室内有棺、椁。随葬的有陶器、青铜器和矛、戈、镞等兵器及其他生产、生活工具。西周晚期多为小型墓葬,随葬品也以陶器为主。此时,周朝的统治中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丰镐,贵族多已不葬周原。作为周王朝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宗庙所在地,应有王陵,但多年考古没有重大发现。只知周原遗址西端的歧山堡北有传说中的周太王陵。
据《羊城晚报 港澳海外版》1996年6月7日披露,在遗址北部的扶风县黄堆村发掘出一处大型殉葬车马坑,坑深12米6,殉马40余匹及车20余辆。车马坑的规格、深度、殉车马数均为现知周代墓葬仅见,具有王陵规格。据《逸周书》载;“武王崩于镐,殡于歧周,葬于毕”。据周原博物馆推知,既然殡于歧周,理应葬于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