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杖子战国古墓群改写辽宁历史(组图)
东大杖子战国古墓发掘现场及出土的文物。
东大杖子是距离建昌县城30公里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这里西侧紧邻河北省青龙县,北邻朝阳市凌源县,全村约有400户人家,村民们以务农或者外出打工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却埋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村庄地下是距今2200多年的战国古墓群。
在今年揭晓的 “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中,我省东大杖子战国古墓群当选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副所长、东大杖子古墓项目发掘领队华玉冰说:“东大杖子发现如此大规模的战国古墓群实属罕见,这一发现将改写"春秋战国时期考古不出关"的历史,更打破了山海关外无春秋战国古迹的传统说法。 ”
盗墓贼牵出战国古墓群
东大杖子战国古墓群的发现,颇有些传奇色彩。据华玉冰介绍,这一考古发现缘于当地警方与文物部门合作破获的一起盗掘古墓、走私文物案件,两件被追回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壶,揭开了战国古墓群的面纱。
1999年8月27日夜,葫芦岛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喇嘛洞镇来了一帮南方人,白天蹲在饭店,晚上就去盗墓……”喇嘛洞镇位于建昌县西南,西邻河北省青龙县,北邻朝阳凌源,是三地交界处。接到报警后,民警装扮成古董贩子摸底调查,获悉东大杖子村郭某家挖出不少值钱的东西。
9月28日,侦查员和葫芦岛市博物馆专家装扮成文物贩子来到郭家。郭家二儿子从一个编织袋里取出一个带盖的青铜壶,这壶高约40多厘米,肚大口小,胎薄纹美,上面有盖,盖上又有四条小龙,做工极为精美。
10月28日,民警将郭某等人抓获,并从郭某三儿子家的炕洞中搜出了那对精美的青铜壶。据郭某交代,青铜壶是从自家院内挖出来的。
据我省文物局专家认定:葫芦岛警方追回的两件青铜壶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物品,学名叫青铜蟠螭纹盖壶,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国内罕见,堪称国宝。专家称,这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青铜器在山海关外首次被发现。据推断,该文物可能与燕太子丹有关,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建昌属于燕国管辖范围,而且也只有当时地位相当高且掌握军权的人才能使用此类国宝,后来可能因战乱或者是其他原因失落民间。
这一案件的告破,不仅仅是追回几件文物那么简单,而是揭开了一个巨大的文物宝藏:东大杖子村至少有规格相当高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
2000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三级文物部门联合在东大杖子村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勘探和试掘。此后,因居民打井、挖窖、翻盖房屋及盗墓举报等,又分别进行了多次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43座。发掘成果显示:这处墓地极为重要,但其确切范围、总体布局情况尚不清楚,对周边
的北山、杜梨树两
处遗址也不
了解,无法对墓地的价值作出准确的认定,加之其屡屡被盗,保护难度较大。2008年,竟发生了一起盗墓分子闯入民宅、绑架户主公然盗墓的恶性事件。鉴于上述情况,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2010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了东大杖子墓葬及遗址考古工作五年规划。
自2011年5月始,根据既定的考古规划,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织对墓地及周边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勘探,并对周边地形地貌进行了详细的测绘。从勘探结果看:墓葬区位于东大杖子村中部老河道以西的村落中,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在院落空地及街路中间发现墓葬137座,由于民居、院内硬覆盖地面下均未能勘探,推测墓葬总数应超过200座。此外在墓区西北部的北山遗址所见遗迹有窑址、灰坑、灰沟、灶址等,墓区东部500米处的杜梨树遗址为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窑场。
古墓主人身份显赫
2011年11月16日,建昌县西碱厂乡东大杖子村,村民李绍祥家前院的空场地,一座距离地面5.5米的战国古墓内的棺椁被慢慢地打开。这便是轰动世界的M40号墓室。
大墓内棺开启,棺内尸骨腐朽无存。墓主人只有几颗牙齿残存,墓主人头部位置已成一堆黏稠的黄土。随葬品多数位于内、外椁东部之间的“头厢”部位,以仿青铜彩绘陶礼器为主,有鼎、豆、壶、盘等数十件,规格较大,彩绘的各种动物造型逼真,彩绘鲜艳;另在外椁底板上普遍放置制作精美的滑石镂空饰件和陶串珠等。滑石饰件有两种:一种为圆环状,饰有对称的3至4个勾云形纹;一种是长方形,饰有一首双身的夔龙状纹。棺内随葬品有铜带钩、环首刀、玛瑙环、绿松石珠等。精彩文章:扁鹊是哪个朝代 天下奇观 螳螂虾 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