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考古遗址 发现6个朝代的遗物
早商时代的陶盆、瓷碗、瓷盘、陶罐,汉代的“垃圾坑”内满是绳纹的灰色陶片,金元时代的房址,明清时代的青花瓷碗、酱釉粗胎缸……
日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唐山市文物管理处、丰润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丰润区施家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并于近日取得阶段性成果。在600平方米的发掘区内出土陶、瓷、铜、石等各类质地标本100余件,分别属于商代、汉代、金元及明清6个朝代。
-半地穴“房子”是冀东典型
据悉,考古队在遗址区进行了勘探,施家营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长300米,总面积达90000平方米。截至目前,考古队共揭露遗址面积600平方米,发现灰坑21座,房址11座,出土陶、瓷、铜、石等各类质地标本100余件,遗物种类有:陶鬲、陶瓮、陶盆、瓷碗、瓷盘、陶罐、铜钱、石球等。
“遗址区应该是经历多个朝代的聚居区,我们在发掘中发现了三个早商时期的房址。”省文研所一位负责人说,其中的一个房址为典型的半地穴式房址,在房址北部靠近北壁发现火灶,平面呈长条形,仅存火塘、火门。这是继滦县后迁义遗址发现圆形房址后,近年来冀东地区夏商时期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
在商代遗址区内,出土遗物以夹砂红褐色陶为主,少量泥质灰陶、红胎黑皮陶。可辨器形有折沿盆、侈口瓮、粗锥足鬲、折肩罐、无腰隔甗等。
-金元时期房址具有研究意义
在汉代文化层内,考古队发现了4个较大的灰坑,灰坑多为不规则形的自然坑。“这些坑初步推测是人为倾倒形成的,类似倾倒废弃物的垃圾坑。最终大量的各类生活器物因此保存下来。”上述负责人说,在汉代灰坑内出土的可辨器形有瓮、盆、罐等。
十座金元时期的房址,形制基本一致,南北向布局,房址排列密度较大,成为考古队又一大发现。
“这十座金元时期的房址,门道多位于房址东南角;火炕位于房址北部,包括火灶、烟道、烟囱等,火炕烟道上多覆盖白色、灰白色扁片形泥岩,再现了金元时代古人的聚居和住房情况。”该负责人说,房址内的火灶内,红色烧结面以及烟道较厚烟炱痕迹,不难推测房址使用时间较长。这对研究金元时期古代聚落结构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该负责人称,明清时期的出土遗物较少,仅为青花瓷碗、酱釉粗胎缸、卷沿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