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能夺得天下是靠八旗兵吗 清朝靠什么坐稳江山
今天奇闻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兵,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朝在入关前,军队的战斗力真的很强悍吗?这个话题在后世探讨了太长太长的时间,对于答案并没有定论,不过从已知的史料来看,从开创,到此后的后金、大清建立,都立下了,并且在遇到明军和农民军的时候,都是胜多败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满清早期的八旗军绝对算是一支精锐的劲旅,同时也导致很多朋友武断的认为,大清获得中原天下,靠得就是八旗军的英勇善战,所向披靡。
对此小编认为,八旗军固然强大可怕,但是说大清获得天下全仰仗八旗军,这就真不见得了,那么八旗军在清朝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清朝最终坐稳江山又是靠的什么呢?
一、时机到位政策对
1、清军入关时机选得很好
公元1643年,开创了大清国的突然驾崩,兄弟和大阿哥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最终双双落选皇位之争,反而让当时只有6岁的孩童福临捡了漏,不过当时福临尚不能独立执政,多尔衮迅速重新崛起,成为真正的清廷实权派。
第二年,即公元1644年,率领农民军攻占国都,宣告了大明帝国的覆灭。很显然,这个时候谁都以为李自成建立的大顺将是下一个政权,成为中原另一个,这其中就包括和多尔衮。
此时多尔衮很小心,因为手里的八旗军一共才有10万左右,和李自成百万之军没法比,所以一直在观察天下形势的变化,吴三桂本来投降了李自成,山海关也交给管理,自己打算带着5万铁骑回京表忠心,在吴三桂看来,自己5万人啥也干不了。
可是不知道啥原因,吴三桂半道上反了,还写信给多尔衮请求援助,此时可以看出,吴三桂是没有投降的,心里还有明朝,但多尔衮不傻,援助你我得有好处啊,所以一直拒绝,这就逼着吴三桂最终没办法选择了投降。
2、政策也得服
李自成和吴三桂在山海关外大战,多尔衮一直没露面,为啥?因为他知道八旗的本钱不够大,要挑合适的时机出手,其实吴三桂和李自成都不知道八旗有什么底牌,都主观认为他们,战斗力彪悍。
于是两败俱伤的时候,多尔衮带着八旗军杀了出来,不仅击败了农民军,而且耗得吴三桂家底也快光了,可以说时机选得。
这一败,李自成就没了和清朝抗衡的决心,只得撤出京师去陕西,所以八旗军并非是自身有多强,主要是多尔衮战略把握太到位。
李自成当初进京几天后就开始对前朝官员痛下杀手,搞得京城里一片狼藉,人人自危,这可就把原本中原的地主阶级和阶级全部得罪了一遍。比如原本打算投降李自成的山东、江南等地方的官员,全部选择抵抗到底,还在南京建立了。
多尔衮带着八旗入关后就不这样,他不仅不问责明朝官员,反而实施优待政策,比如,你过去是啥官,现在官复原职,待遇也不变,结果这可把一大帮明朝官员给乐坏了。
后来多尔衮的弟弟带兵南下,一股脑就冲到了江苏,为什么如此神速?就是因为北方的山东、河北等地根本就没人反抗清军,既然待遇不变,还卖什么命?所以都早早降了大清。
另外,像吴三桂、等前朝大将,成了大清的忠实粉丝,到处摇旗呐喊,清朝也很给面子,全部给了王爵,所以说清朝前期的政策非常明智,这和八旗军的实力也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属于纯粹的政治范畴。
二、看看八旗军的那些对手
1、李自成的农民军
清朝的军队战斗力有多强?从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完善了八旗制度,一直到公元1644年带着八旗军顺利入关,在30年的时间里,说白了,八旗军一直没有啃动山海关。
要知道当时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哪一位不是的英雄人物?可是他们始终拿明军没有什么明显的办法,只能硬耗,要是八旗军真的是万夫莫敌,无坚不摧,那么明朝的亡国之君估计就轮不到帝,天时期就玩完了。
因此小编认为,八旗军虽然是劲旅,但还不见得到的地步,之所以后来能够一步步完胜,主要还是对手太次了。
先说说李自成的农民军吧,上文也提到过,李自成一伙对外号称是数百万大军,具体数量咱无从知晓,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大都是散兵游勇。
别说精锐了,估计很大一部分都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军队,真正能够冲锋陷阵的,预计也就在10万上下,另外,农民军的战斗技巧、战斗意志不强,军纪涣散,根本和八旗军没得打。
2、明朝的那些军队
和清朝的八旗军一直长期作战、僵持的主要力量就是明朝的边防军,在前期的时候,这些部队确实是明朝赖以看家的精锐部队,也让包括努尔哈赤、皇太极在内的这些狠人吃了不少亏。
但是随着明朝内忧外患不断的加剧,尤其是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统治阶层无法拿出正确的决策去应对,这就给清朝带来了不少机会。
到了后期,大部分精锐的明朝边防军都被化解,唯独吴三桂手上有一支了,这些还被李自成给耗掉不少,最后被多尔衮收编了。
后来的南明军队就更是不堪一击,荆襄地区的左良玉号称王牌,结果见了李自成就跑,除了黄得功有点战斗力外,其他的都直接入不了眼,反叛被杀的、投降清军的比比皆是,还拿啥跟八旗军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