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执拗表现在了哪些地方?他为何被称为“拗相公&rdqu

考古发现 2022-06-18 12:40考古学家www.qiwenkd.com

  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奇闻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拗相公”一词意思是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人,那一代王安石为什么会被称为拗相公呢?冯梦龙在他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章是讲王安石告老还乡时,发现百姓对自己的变法都是怨言居多,这让王安石难以接受,最后抑郁而逝。而王安石性格执拗,根本没人能劝动他,因此是被称为“拗相公”。其实“拗相公”并非一个贬义词,一个社会里就需要性格固执的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1、仕途执拗

  自古官场如战场,官员们往往以各种正当途径或见不得人的勾当谋取升迁。王安石却是官场一股清流般的存在,他以第四名的好成绩入仕后,迈上的每个新台阶,主要凭一个“拗”字!

  按旧制,具有京官身份的官员在地方任期结束后,可以书面申请回京参加考试,进入朝廷要害部门任职。王安石在淮南担任满期后,却坚决不走寻常路,毅然放弃重归朝廷的机会,自愿调任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市辖区)知县。在鄞县四年间,他推陈出新,主抓全局,因政绩显著获得晋升。宰相欣赏他的实干精神,多次在面前夸赞王安石淡泊名利、高风亮节,建议宋仁宗破格提拔。王安石却上书朝廷,以不愿由此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对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说不!

  朝廷折中处理,召他入京走走考试过场,进入相关部门任职。王安石;举荐他入京担任谏官,王安石根本不给老师面子,以祖母年迈体弱为由拒绝任命;朝廷多次下发让他到馆阁任职的调令,“安石屡辞。”朝廷时常想用各种京官职位引诱他入朝,又因担心他拒绝而作罢。最终,王安石看在老师欧阳修面上,入京出任度支判官(相当于今财政部部长助理)。

  不久,王安石获得参与“同修起居注”的美差。这个职位天天随王伴驾,多少官员梦寐以求,王安石却“辞之累日”,这可把送敕令的阁门吏折腾得够呛。阁门吏三天两头给王安石送敕令,王安石拒不接受。阁门吏急得跪地拜求,王安石干脆“则避于厕”。阁门吏急红了眼,把敕令摆在大厅桌面,撒腿就跑。王安石从厕所出来,见状抄起敕令“又追还之。”他上章推辞十来次,才不得不接受任命,“自是不复辞官矣。”朝臣们得知拗相公终于不再执拗,“闻者莫不喜悦。”

  2、日常执拗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才华出众,“名震京师。”生活中的王安石同样以执拗于肮脏而名扬天下。

  王安石貌不出众,且“肤理如蛇皮”,本就令人敬而远之。他变本加厉地坚持“衣垢不浣,面垢不洗”,我行我素将污秽进行到底。

  《石林燕语》云:王安石担任地方官时,两个好友对王安石的不良卫生习惯忍无可忍,与他约定:至少两个月内必须洗澡,新内衣由他们免费提供。王安石这才按约行事,洗澡后,“见新衣辄服之,亦不问所从来也。”

  《梦溪笔谈》载:门生见王老师面色黧黑肮脏,误认为患上怪病,代为求医。医生安慰他:那是王老师数月不洗脸导致的污垢颜色,建议每天用澡豆洗脸。门生兴冲冲买了澡豆给王老师,王老师的脸更黑了:“我这黑脸是上天给的,澡豆洗不白!”《东轩笔录》也有类似记载,只是澡豆被换成园荽。

  脸可以经年不洗,衣物更可以从崭新穿到破烂不下水。所以,王安石永远穿一身油腻污垢臭气熏天的衣物。这为虱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环境。一次朝会上,王安石眉飞色舞、侃侃而谈,目不转睛看着他,突然捂着嘴笑出声来。王安石莫名其妙,退朝后才得知,他慷慨陈词时,有个虱子在他的大胡子上自由自在爬行,才惹得。

  专门创作《辩奸论》来讥讽王安石,说他穿肮脏的仆从衣服,吃猪狗难咽之食,“囚首丧面(不梳头如囚犯,不洗脸像居丧),背离人之常情,隐藏着的奸猾用心。

  王安石饮食习惯同样执拗,从来只吃离自己最近的那道菜,根本不管滋味如何;他款待贵客,只有一份切成块的肉片和几个胡饼,其它全是蔬菜。不过,这样俭朴的执拗为他赢得了美名:“世多称其贤。”

  3、执法执拗

  王安石负责“纠察在京刑狱”专职期间,因一起刑事案件与开封府执法官们闹得不可开交:少年张三眼馋朋友李四无意中买到一只百战百胜的,多次加价求李四转让。遭到拒绝后,张三撕下面子抓起斗鹑就跑,却被李四追上捅死。开封府以李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王安石看完卷宗,反驳道:“按大宋刑律,公开抢劫和私下盗窃都是偷盗罪。张三在李四不转让的情况下,抓起斗鹑逃离,这就是盗窃!李四追而杀之,这是追捕盗贼。杀死张三,当属正当防卫!”于是弹劾开封府渎职。开封府官不服,把卷宗上报和重审,得到维持原判的回复。朝廷判处王安石处理不当,令其到开封府赔罪。王安石冷吐出三字:“我无罪!”

  登州有个妇女无法忍受丈夫睡觉时梦话连篇、鼾声如雷,半夜用刀把他砍成重伤。由于案件性质恶劣,被上报朝廷合议。朝臣群情汹汹,异口同声建议将凶犯判处死刑。王安石,援引相关刑法为凶犯辩护。他认为,此案事出有因,且受伤者未死,应该以“减二等论“判处无期徒刑。他的建议被皇帝采纳,并被增补到法律条文中。

  王安石不满当时“舍人院不准申请删改诏书文字”的朝廷规定,上书力辩:“如果照此执行,舍人院名同虚设。舍人不能履行职权,只能听任大臣为所欲为!这并非说哪个大臣包藏私心,而是根本不应该出台这条规定!由于这条规定,柔顺的大臣不敢为陛下守法,强势的大臣趁机发布符合私利的法令,谏官和御史明哲保身不敢坚持原则!这样下去后果如何,臣不寒而栗!”这番话打击面太大,树敌过多,为他在日后改革之路上设置下重重路障。

  正巧此时,王安石母亲病逝。他以丁忧为名辞官守丧。即位,多次征召王安石。他始终以为母守丧和病魔缠身为由,拒绝入朝为官。

  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得以重用。他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对国家弊政和百姓疾苦感同身受,首次入京时,便凭满腔热血上万言《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提出变法主张,被宋仁宗。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再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奏折,经宋神宗批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亦称“熙宁变法”)”运动。这一运动,使他被列宁盛赞为“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

  4、变法执拗

  这场运动旨在通过理财、整军、发展生产等各种手段,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现状,达到富国强兵的最终目的。由于变法内容涉及北宋各领域和阶层,分食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又因一些改革措施操之过急或不切实际,侵犯乃至危害到百益。变法运动从起步便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面对艰难险阻,王安石“强忮(zhì,固执)”的性格显露无遗。他亮明“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观点,显示将变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为了踢开改革路上的绊脚石,他本着“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一个月内就撤换十四名御史(其中有个唐坰是由王安石举荐的谏官,因反对变法,被王安石贬谪病死半途),,、范缜、、等反对派被他废黜殆尽。同时,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把支持改革的老臣和满腔热血的门生们推向前台,驾驭着改革航船艰难前行。

  众所周知,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改革措施严重触及王公贵族和利益集团。御史中丞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变法十大过失,反对派借此频频向宋神宗施压。地方官员将所有天灾人祸导致的百姓流离失所惨状,全部归结为王安石变法导致。“慈圣、宣仁二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在他们的联手绞杀下,王安石最终失去宋神宗支持,首次被罢相。

  次年初,王安石再次拜相。时过境迁,变法派内部严重分裂,新法施行已然。王安石,适逢长子病故,王安石悲愤难禁,辞相外任,于66岁时病逝江宁。王安石辞世,宣告“熙宁变法”。

  其实,变法失败更多因为王安石的性格因素。北宋朝廷并非“洪桐县里无好人”,一些与王安石志同道合的大臣出于忠君爱国之心,坚定地为他摇旗呐喊,还从多方面向他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合理化建议。王安石却拗得出奇,“老虎拉车----不吃这一套”,“外甥点灯----照舅(旧)”,到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地步。

  欧阳修反对实施未果,索性申请提前退休,王安石将师生情谊抛到脑后,恶狠狠说:“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之何用!”

  前宰相文彦博,多次举荐王安石入朝,只因反对“市易法”,认为这是官府与百姓争利,就被王安石逐出京师。

  司马光是王安石的好友,只因多次写信劝王安石变法时注意积极稳妥,被王安石直接拉黑。

  和韩维都对王安石有举荐之恩,因反对变法中的某项法令,前者被王安石驱逐,后者被他堵死晋升通道。

  王安石以一己之力与反对派作战,且因自身太过执拗而导致这场被梁盛赞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无疾而终,留下千古遗憾。

  从“拗相公”王安石身上可见,个性无善恶好坏之分,但是做人有一意孤行和从谏如流之别。古往今来,无数本可以在历史舞台上的英雄,都只因刚愎自用不屑变通而功亏一篑,或死于非命:自沉汨罗江,作法自毙,自刎乌江,屈死未央,绝食自辩,败走麦城......性格决定命运,“咬定青山不放松”固然是值得歌颂的美德,“又一村”又未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