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沈国是被哪个国家所消灭的?
你真的了解沈国吗?奇闻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春秋时期,通常用来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据说是由于史官把当时各国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元年)周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和地位急剧下滑,这导致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不断兼并周边的小国。换而言之,在春秋时期,众多小国相继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这才有了后面的。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沈国,就是在春秋时期被消灭的。沈国,,诸侯国。周平王东迁后,季载后裔另封沈国之地于上蔡平舆沈丘一带。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沈国这一诸侯国,因为和楚国结盟,所以遭到了晋国的打压,乃至于被晋国支持的所消灭。
一
首先,对于沈国来说,是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分封的姬侯国。对于沈国来说,祖先是季载,即聃季载,或作“冉季载”。为周朝诸侯国聃国(国都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一带)开国君主,他是周文王的第十子,周武王的同母弟,的得姓始祖。其裔孙亦有被封于沈子国(国都在今安徽临泉)者,所以他还被族人尊为始祖。《水经·汝水注》云:"汝水又东南,左会澺水。……又东经平舆县故城南,为澺水。县,旧沈国也,有沈亭。"可见沈国国都其最后国都的遗址可能在河舆北射桥镇古城村。
而依《沈子国》记载“公元前1063年,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封聃季载于聃。张守义《正义》注:“聃,国名也。季载,人名也,最长,所以曰:“伯”,诸子中咸言“叔”,以载最少,故言季载。”武王同母兄弟四人,为嫡出。季载为武王胞弟,居第四,故称季。据众多的史料记载,聃国就在颍州西一百二十里处,即今古城址。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沈国究竟封于何处,史学界争议颇多。有人说封于今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有的说封于今河南平舆县北射桥镇古城村,还有说封于今河南固始。然而这些都值得怀疑。持以上诸说者,是把沈、渖、聃混为一谈,所据是它们古音相同或相近。
二
沈国定居汝南的国君是沈君忽,其因父庚向助周平王东迁有功,入朝为卿士,封子忽沈侯,为汝南方伯,号“汝南国”。对于周平王东迁,无疑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的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天子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戎狄等势力,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同时,在周平王东迁之后,对几个立下功劳的诸侯进行了封赏,比如秦国、晋国、、等诸侯国,就得到了周平王的犒劳。而就本文所要说的沈国,也正是因为支持周平王东迁,从而得以正式建立。在分封之初,沈国这一姬姓诸侯国的爵位是侯爵,这无疑可以和晋国、卫国、齐国、鲁国等诸侯国相提并论。不过,对于本来是侯爵的沈国,却在春秋时期被降为子爵诸侯国,这是因为沈国和楚国结盟,从而得罪了晋国乃至于周天子。
三
践土之盟是指春秋时期为确立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会盟。前632年(左传僖公28年),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当时衡雍附近,今河南省境内),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等国,晋被推为盟主。彼时,沈国因为和楚国结盟,所以没有参加晋文公主持的践土之盟。在此基础上,沈国因为“践土之盟”被降为子爵,故后世之君称沈子。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子爵自然是一个相对较低的爵位。除了爵位的降低,沈国因为处在郑国、楚国、蔡国、晋国等诸侯国之间,从而失去了扩张的空间,更因此遭到了周边大国的屡次进攻。
由于沈国是楚国的同盟国,因而屡遭中原诸国的讨伐。公元前624年,晋、鲁、宋、陈、卫、郑等联合伐沈,使之一蹶不振。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遭到了中原诸侯国的讨伐,但是,沈国只能依附于楚国。因为沈国一旦和楚国相抗衡的话,那么很可能会被楚国直接吞并。沈国故地在今天安徽临泉、河南平舆、河南沈丘一带,有很多沈国古迹遗存可考。在春秋时期,楚国已经将势力扩张到沈国一带,这迫使沈国不得不和楚国结盟,并且对楚国马首是瞻。
四
最后,公元前583年春,在晋国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同盟的楚军败逃,晋军讨伐蔡国和楚国后,又攻破沈国,掳走了沈国国君揖初。在整个春秋时期,虽然我们常说是。但是,在大部分时间内,晋国都是占据上风的,也即晋国和楚国之间的战役,同样是晋国胜多败少。而这,无疑让本就弱小的沈国,更加艰难生存了。公元前558年和公元前537年,沈国又两次随楚伐吴,也即沈国参加了楚国和之间的战役。公元前519年,沈子逞伐吴兵败,成为吴国的俘虏。
根据《左传·定公四年》的记载,公元前506年,晋国召集诸侯,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东),亲楚的沈国拒不参加,晋国指使蔡国,出兵伐灭了沈国,并将沈子嘉押回蔡国杀掉。由此,对于弱小的沈国,在公元前509年正式告别了春秋历史的大舞台。在沈国灭亡后,沈国的后人以沈作为姓氏。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之间。时期,逃至楚国的沈氏族人,仕楚为左司马,并世袭此官,长期居于叶邑(今河南叶县)。如今,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苏浙皖、福建大部、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江西大部、广东东部、云贵大部、广西西北部、黑吉东段、内蒙古东北等地,沈姓的分布相对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