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舒为何会在蜀汉存亡之际临阵倒戈呢?
是时期蜀汉名将,死后担起了兴复汉室的重任,独立指挥北伐。当时的蜀汉正是黄浩专权,整日贪图玩乐,庞信宦官,朝事皆托付于黄浩。为了能够顺利北伐,兴复汉室,完成诸葛遗愿,姜维曾上书后主刘禅,要求杀掉黄浩,刘禅没有同意。姜维担心黄浩不会放过自己,遂前往沓中,名为屯田,实为避祸。
到了汉中后,姜维改变了以前所建立的“据守汉中外围险要之地,御敌与国门之外的防御体系”,认为那样太耗费财力和人力。转而为“诱敌深入汉中腹地,寻机歼之的策略”。
三国后期的蜀汉是一个人才匮乏的国家。诸葛亮在时,还有魏延、王平几个大将可用,到了姜维时代,几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大将。为了弥补人才的不足,姜维选拔了两员川将,蒋舒和傅佥,由二人负责操练兵马。后来姜维便安排两人去镇守汉中要地“阳平关”。就是姜维的这次错误安排,最终给蜀汉带来了灭顶之灾。
曹魏看到姜维率主力驻军西北的沓中,认为汉中守卫空虚,遂兵分三路共十八万大军进攻蜀汉,其中邓艾率三万人进攻沓中的姜维,率三万人进攻阴平桥头,阻断姜维的退路,钟会则率十二万人直逼汉中,曹魏的意图很明显,希望能一举拿下汉中,汉中乃益州门户,汉中一失,蜀汉就会彻底崩溃,灭亡便是迟早之事。
此时汉中太守胡济沿用姜维之策,放弃外围据点,坚守汉、乐二城,钟会久攻不下,只能绕过这里直奔南面的“阳安关”,一切都在姜维的意料之中发展,汉中将士如能坚持固守,钟会大军很可能会像姜维预料的那样被拖垮在汉中崎岖的山路之中。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阳安关”守将蒋舒却因个人恩怨,置国家大义与不顾,临阵倒戈,投降曹魏,致使“阳安关”失守,钟会获得了大量的粮草辎重。解决了后勤补给。
蒋舒曾官至“武兴督”,由于一直以来战绩平平,于是被朝廷降职,由别人取代了他的位置。从此,蒋舒对蜀廷开始心怀不满。后被姜维安排让其协助傅佥镇守汉中要地“阳平关”。
由于个人恩怨,蒋舒与傅佥不合,见魏军到来,蒋舒假意说率军出城迎战。傅佥当时不同意,认为只要能守住“阳安关”,魏军远道而来,久功不下,粮草耗尽,锐气必然受挫,到那时再寻机出战,魏军必败。
可蒋舒却说:“你以守城获胜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我们两个各行其志。”傅佥便相信了蒋舒,允许他带兵出城迎战魏军,谁知蒋舒出城之后立即带领部下临阵倒戈投降了魏军。蒋舒的投敌让“阳安关”守备大为空虚,使得魏军轻而易举的就攻占了“阳安关”,傅佥也因寡不敌众力战而死,汉中陷落。
“阳安关”的失守导致蜀军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阳安关对蜀汉来说至关重要,为汉中咽喉要地,也是姜维诱敌深入战略的关键。姜维虽在剑阁阻挡住了钟会,但由于蒋舒的投降,给了邓艾的良机,致使姜维无法控制时局而丢了汉中。失去汉中后,姜维已无力回天,作为最高统帅的姜维,对汉中失守是有一定责任的。
作战法则自然有很多诱因,不能说有降将便是领导的责任,没有用好人的原因。战争当中时局,那怕作战经验再丰富的将领也不可能事事都能提前预知
蜀汉的灭亡自然不能归咎于一将的投降,也有多方面的原因。归根结底,其主要原因还是后期的蜀汉与曹力相差悬殊。实力决定一切,这个实力包括人口、疆域、军队的数量和战斗力,还有君王的圣明、君臣齐心、将帅的智谋,包括关口的险峻,蜀汉后期占了几条?所以蜀国灭亡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