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重庆28层高楼压住巴蔓子墓 终年不见天日
明年底前完成原地修复
终年不见天日的巴蔓子墓
“巴蔓子墓”文物保护牌
在渝中区七星岗28层的渝海大厦下面,隐藏着巴蔓子的古墓。古墓的石拱里边没有灯,没有干净宽敞的平台,也没有肃穆安静的氛围。
这一切明年有望得到改变。渝中区文广局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他们将马上对巴蔓子古墓进行修复。
28层高楼下藏古墓
七星岗一带的老居民把巴蔓子古墓称为将军坟。对每一个打听将军坟具体位置的人,他们都会热情相告:顺着通远门往下走,看到前边的家具市场没有?那里挂了个广告牌,从巷子拐下去,就到了。
巷子下的家具市场,摆满了沙发、床、桌子、椅子,而且这市场是封闭的,没有其他出口。茫然四顾,记者猛然发现市场内一根水泥柱子上,挂着“巴蔓子墓”文物保护牌。穿过满地家具,向柱子靠拢,才发现柱子后边有一个石拱,里边静静躺着一方古墓。
石拱里边没有灯,终年昏暗,能隐约看见六边形的古墓前立着石碑,围了一圈栏杆。墓高2米多,石头颜色已经发黑,边缘开始风化。古墓上边罩了一个近4米高的石拱,石拱外立着两根粗大的水泥柱子,上面连接着渝海大厦。
高楼面对着车水马龙的中山一路。每天,成千上万的市民从这条路上经过,却很少有人知道,旁边躺着巴蔓子。
三峡博物馆地方史专家冯庆豪介绍,这座古墓相传建于战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于敬重巴蔓子将军,历代均有修补。19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山坡,古墓外边有围墙和石刻的对联等。此后由于修建公路,围墙和石刻被毁。20年前,这里修建高楼,古墓就被压在楼底,不见天日。
这栋高楼是怎么建起来的?当初的手续已很难查阅。
明年底前原地修复
让巴将军躺在这么一个地方,很多市民都感到辛酸,呼吁政府采取措施改变现状。这其中,有九龙坡区的小学生,有七星岗70多岁的老居民,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怎么改变?将大楼推掉,让古墓重见阳光,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付出的经济代价太大。市民建议主要有二:一是搬迁,一是原地修复。
冯庆豪等专家反对搬迁:“把七星岗的文物搬迁到佛图观公园或者通远门,就好像把北京的文物搬到重庆来一样,会失去它的本来价值。”
经过专家反复讨论,渝中区最终决定原地修复。
渝中区文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将清除古墓周围的家具店,将这里打扫干净。然后修一条便道,方便市民参观凭吊。古墓的石拱里边要安灯,还要在石拱周围增设浮雕,介绍巴蔓子的生平事迹,以及他所体现的忠义精神。
修复方案正在进行进一步优化,预计明年底前完成修复。
持续千年的误会
这座古墓里边,是不是真的埋葬了巴蔓子?历史上有许多争论,还产生了一个持续1000多年的误会。
在500多年前的明朝时期,离巴蔓子逝世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人们一直以为这里埋葬的是巴国国王。当时一位作家写了本《蜀中名胜记》,这样描述七星岗:“郡学后莲花坝、有石磷石虎,相传为巴王冢。”过了200来年,明朝崇祯年间,礼部尚书王应熊看上了这块地盘,准备在这里修花园,把古墓拆掉。这下子把老百姓惹毛了,他们群起攻之,制止了毁墓行为,同时发现了一些新东西,证明这里埋葬的不是国王,而是将军,所以把这里叫做将军坟。
此后古墓历经劫难。1940年,日本飞机轰炸使它受了小伤。清朝至今,古墓先后修补了5次,但争论依然没有停息:有人说巴蔓子的头葬在湖北,身子在重庆,具体位置无法查询,这里只埋葬了他的衣冠;还有人认为,具体史料越来越少,没有人知道巴蔓子长成什么样子,平时穿什么衣服,拿什么兵器,他已虚化成一个传说。
现在我们拥有的高科技手段,已经可以探测古墓,知道里面埋葬了什么。但冯庆豪认为,这个答案已不重要!我们应怀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一如既往地敬重巴将军。因为社会需要忠义精神,这种精神需要载体。
巴将军不是传说
据介绍,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重庆这块地方叫巴国,发生内乱。巴蔓子向远在湖北一带的楚国借兵,答应平乱之后回报三座城池。后来,“乱既平,蔓子不忍国家割让城池,乃自刎以头授楚使,请向楚王致歉。”
巴国最鼎盛时期,面积大约是现在重庆的两倍左右,东到奉节,西至四川宜宾,北到陕西汉中,南接贵州。重庆、垫江、丰都、四川阆中都曾经当过巴国首都。由于地盘太大,巴国还进行了科学的区划:主要在长寿一带放牧,在九龙坡冬笋坝一带买卖东西,建立市场。国王坟墓主要埋在涪陵一带。2002年9月,市文物考古所在涪陵挖出了13座巴王墓,里边有大量的纯金宝剑、玉佩、玉璧等。
遗憾的是,巴将军却无法阻挡国力的衰弱。后来由于受到楚国挤压,巴国不断后退,从忠县、丰都、涪陵退到重庆,收缩到四川阆中,最后被秦国所灭。
冯庆豪说,众多史料可以证明,巴蔓子是第一代重庆男人的典型代表,耿直豪迈,就好像《我是重庆崽儿》唱的那样: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城,城里面的人脾气大得吓死人,手来了手断,脚来了脚断,脑壳来了七卟咙耸稀啪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