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江西发现罕见一坑2500年历史多棺墓 已探明棺木47具
7月1日,距今2500年历史的江西省靖安县东周墓葬正式发掘。新华社记者宋振平摄
第33号棺木出土的墓主大脑组织已经萎缩到只有成人一个拳头大小
据新华社江西靖安7月1日电(记者张敏、沈洋)江西省靖安县东周墓葬7月1日正式发掘。距今2500年前的这一墓葬具有重大的文物保护和历史价值,国家文物局已将其列为今年首位关注项目,并派目前国内在漆器保护、丝绸保护、人类学、林业和水文地质等五个领域的专家,参与现场发掘工作。
记者1日10时在发掘现场看到,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在墓葬现场指导工作人员做好棺木起吊工作。专门请来的起重机在墓葬旁边等候把棺木运到附近的恒温、恒湿的库房。
位于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的东周墓葬,现已探明棺木有47具。截至1日10时,已经开启了10具棺木。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认为其规模之大为早期墓葬中全国少见,其一坑多棺的特殊葬俗也为国内首次发现。此次发掘将对越系文化及其青铜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南方东周时期青铜文化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因此,此次发掘成为国家文物局今年的首位关注项目。
记者从发掘现场了解到,部分棺内已经发现有青铜器、漆木竹器、陶瓷器、玉石器、铁器、金器、丝织品,甚至还有相对完整的人体骨架。为确保现场发掘出土的相关物品得到科学的保护,国家文物局指派了五大领域的10余名专家参与现场发掘和保护。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介绍,靖安东周墓葬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除目前已经介入的五大领域专家外,今后还将涉及到文物修复等众多领域的专家。
墓葬中发现人体大脑组织
据新华社江西靖安7月1日电(记者张敏、沈洋)国家文物局专家对江西靖安东周墓葬的第33号棺木出土的软组织进行鉴定,认为这个软组织具有人脑所有解剖学特征,确定是该墓主的大脑组织。专家确定这是在中国南方酸性土壤先秦墓葬中首次发现的人体大脑组织。
古代人类体质研究权威专家、吉林大学朱泓教授告诉记者,第33号棺木出土的墓主大脑组织已经萎缩到只有成人一个拳头大小,但是具有完整的两个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可以确定为墓主的大脑组织。
朱泓认为墓主的大脑组织能够保存下来,说明墓主人在死亡后,短时间内尸体处于一个缺氧条件下。初步认为是由于棺木空间狭小,而且棺木的密闭性能好,阻止了腐败菌的繁殖,墓主的大脑组织才得以保存。另外,墓葬的地势较高,比较干燥,墓葬的密封性较好,也是墓主大脑组织保存下来的原因。
南京林业大学潘彪教授告诉记者,所有棺木的棺盖表面没有经过加工,但是棺体开凿得比较工整,工艺水平很高。在已经出土的棺木中,第36号棺木的结构和其他的棺木不一样,其他棺木的棺盖和棺体是由一根完整的木头水平切割开的,而第36号棺木的棺盖和棺体是呈半弧形的。潘彪认为,第36号棺木可能是由两根木头分别制成的。
另外,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介绍说,在第7号棺木的墓主骨骼中还发现了一棵不知名的植物,刚打开棺木的时候,这棵植物还是活的。
截至记者发稿时,工作人员已经从墓葬现场运了13具棺木到附近专门准备的恒温、恒湿的库房。考古工作人员从已经开启的棺木发现了漆勺、木梳以及织布用的砍刀等器物。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告诉记者,第47号主棺的开启准备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由于主棺重约2吨,无法运到库房,将于2日9时许在墓葬现场开启。
墓葬中发现先秦人骨
据新华社江西靖安7月1日电(记者张敏、沈洋)在1日正式发掘的江西省靖安东周墓葬中,考古学家首次从棺木中发现了保存相对完好的尸骨,甚至还发现了疑似脑髓的物质。国内古代人类体质研究权威专家、体质人类学教授朱泓认为,这批人骨的发掘填补了中国南方地区先秦人骨研究的一项空白,意义重大。
朱泓是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介绍,1日上午从靖安东周墓葬开启的棺木中发现了保存较为完好的人骨,非常罕见。南方天气相对北方更为潮湿,且江西又是以酸性土壤为主,这种自然条件对人骨的保存极为不利。他介绍,这也是国内考古界首次在江西、湖南这类以酸性土壤为主的省份发现先秦时期相对完好的人骨。
令人称奇的是,此次从棺木中发掘出的人骨不仅保存相对完好。朱泓认为,之所以尸骨得以较完好的保存,有可能是因为这一墓葬采取了独特的棺木葬法。这些棺木造型各异,加工讲究,部分棺表还有髹漆现象。它们多由完整的楠木对半剖开后剜成,下葬时用篾绳捆绑,之后裹以数层竹席,分三个小区分别埋葬。每个小区都有白膏泥封裹,白膏泥上有黄土层加固,黄土层经火烤,坚硬致密,防水防潮,十分少见。这也使棺木历经漫长的2500年,仍保持了一个有利于尸体保护的小环境。
专家介绍,还将通过目前世界考古最前沿领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把从骨髓中的DNA提取出来分析,以解决这些棺木的死者在遗传学上有无联系,以及族群的属性,甚至还可以将这些DNA与其他古代居民的DNA进行比对,解决族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