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立后明朝十万皇族遭遇了怎样的命运?

考古发现 2022-06-21 07:42考古学家www.qiwenkd.com

   存世画像,都是出自旧存,究竟哪个是真的相貌,恐怕只有天知道了。自周武王封杞国奉夏祀、封宋国奉殷祀以来,中国古代各个王朝,或禅让、或革命,或外族入主,对待前朝皇族各有厚薄,最刻薄者,仍属。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一方面以“本朝江山取自流寇,非取于明,且为明报君父之仇,自古取天下之正,未有如此者”展示自信,另一方面却对皇族,着实非同凡响。据白新良、赵秉忠《清兵入关与明朝宗室》一文统计,从三年到顺治八年,先后擒斩的明朝宗室、其名号可稽者,仅郡王以上就有五十多人,对他们的家属,无论少长尽诛之,以此计算,总人数当在万人以上。当然,这也可以解释为对反抗者的镇压,因为这五十多人属于建号反清的“刺头”,“顺民”待遇又当如何呢?

网络配图

  顺治元年的《登极诏》中有如下宣示:“前朝宗室首倡投诚、先来投顺、赴京朝见者,仍给禄养,以昭朝廷兴继之意。”

  仅仅一个月后,皇帝的太子误以为真,潜回外祖父嘉定伯周奎家,两天后即遭至亲告发。

  清廷先是以内侍十人辨认,结果“十人一见齐跪曰,此真太子。”至此,太子真伪应以无疑,不料,清廷竟拉出在入京时早已自杀的“袁贵妃”来辨认太子,结果就假作真时真亦假了。

  刑部主事钱凤览、河南道御史赵开心等文官先后上疏指斥清廷无耻,反与真太子一同被下狱处死。

  不仅如此,对于已经“先来投顺”的朱明亲藩,清廷也毫不吝惜用莫须有的手法肆行杀戮,如顺治三年五月,以“私匿印信”为借口,将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十一人处死;顺治五年,被俘的福王(弘光帝)和早已投降的周王、晋王、德王、潞王又一起被杀。

  北京杀降人,地方也加紧搜捕,顺治四年四月,山西副使管按察使事娄惺伯就以“疏纵故明藩王”之罪弃市……

  自此之后,“天潢贵胄,转徙流亡,无不改姓自晦”。

  直到四年,政权相对稳固后,方才晓谕全国,“如朱明宗族改名隐藏逃避者,俱令回籍,各安生理,勿仍前疑惧。”不过,对于崇祯的“朱三太子”、“朱”,仍旧是有杀错无放过。如康熙四十七年,崇祯第四子在山东汶上县被捕,时年七十五岁。电视剧里的朱慈焕,当然,历史上他是在杭州受审,不可能见到康熙问案了。朱慈焕逃离北京后,为一前明给事中收养,改名王士元,后来辗转浙江、山东以教授私塾为生。被捕受审时,朱慈焕坦承身份,又说:“吾今年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鬓发皆白,乃不作反于三藩叛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买军马,打造军器,吾曾有一此乎?”

网络配图

  清廷审结案件,一口咬定他是假冒,将朱慈焕与三子一孙一同处斩,家乡妻女六人闻讯自杀。

  再看“圣君”康熙的理由:“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注意,他也认可此人是朱某,不是王某。

  当然,清廷对明朝宗室的处断,在不少今人眼中并不奇怪,民间自有“斩草要除根”的说法,并诬以传统文化之名,却是自以为是了。

  中国古代一直有“三恪二王后”的礼法,属于“宾礼”之一,即封前二代后裔为“二王后”,封前三代后裔称“三恪”。

  这些前朝后裔,多数被特许服前朝服色、奉前朝宗庙祭祀,这条政治传统,自西汉至于、金朝一直延续,就连五代的乱世都未抛弃。 

  河南的受禅台遗址,传在此接受禅让。

  如曹魏代汉后,魏文帝封汉献帝为山阳公,食邑一万户,立都城于浊鹿(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东北),不称臣,受诏不拜,可以天子仪仗祭祀宗庙,仍行正朔。山阳国传汉献帝之孙刘康,之后跨曹魏、西晋两代,直到才告断绝。更奇葩的是曹魏的末代皇帝,被封为陈留王,58岁死后仍被谥为“元皇帝”,其封国后裔一直传承到南朝齐,传国214年。

网络配图

  跨越朝代最多的,则是的后裔,唐初废之孙为酅国公,行隋正朔,车骑服色,一依旧章,此后跨越、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等六朝,一直身居“三恪二王后”之列。

  就连女真人建立的金朝,金熙宗也封辽为豫王、为天水郡王、为天水郡公,与齐刘豫合称三恪。

  这个规矩,坏在,封为“瀛国公”,使居于大都、上都。后徙乌思藏萨迦寺(今西藏萨迦县)为僧,翻译了佛经《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后死于甘州(甘肃张掖)。

  如果仅以“宾礼”来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似乎也没什么错误,就连对前朝皇室的那点礼仪优容,胸怀气度都不见了,只剩下小家子气的“斩草除根”,又岂是真正的华夏?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