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后名妓李师师下落不明她究竟去哪了?
一生生性轻浮,嗜好女色如命,徽宗的后宫中妃嫔如云,数量惊人,但是与这些妃子日夜缠绵,朝夕相拥,再绮丽的景致眼熟了也不再新奇。一日,他闲得无聊,在一个团扇上提笔写了“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十四个字,忽然文思枯竭,让一位大学士续下一句。那人特别会揣摩徽宗的心思,就续了句“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甜酸爽口的杨梅当然会解御厨八珍之腻,这人间女色“一点酸”指的就是名满京师的青楼歌伎。
北宋灭亡后李师师下落不明
李师师,生卒不详,北宋汴京名妓。本,四岁时亡父。因而落入娼籍李家,改名李师师。据载,她气质优雅,通晓音律书画,芳名远扬开封城。徽宗对李师师早就有所耳闻,一日便穿了文人的衣服,乘着小轿找到李师师处,自称殿试秀才赵乙,求见李师师,终于目睹了李师师的芳容。
网络配图
从此以后,徽宗就经常光顾李师师的青楼,李师师也不敢招待外客,但有一人李师师自己不能割舍,他就是大税监。周也是一名才子,是当时的大词人。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空幽会李师师,二人正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只好匆忙躲到床铺底下。
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从江南用快马送到的新鲜橙子,与她边吃边调情。这天由于徽宗身体没全好,才没留宿。徽宗走后,周邦彦填了一首词《少年游·感旧》讥讽:“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这首词将徽宗狎妓的细节传神地表现出来。
后来徽宗痊愈,再找李师师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作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第二天上朝时,就让以收税不足额为由,将周邦彦罢官免职押出京城。李师师冒风雪为周送行,并将他谱的一首《》唱给宋徽宗听。李师师一边唱,一边流泪,特别是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几乎是。
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召了回来,任命他为管音乐的大晟府乐正。至于李师师,后来也被召进了宫中,册为李明妃。但金兵进逼开封,徽宗将皇位让给太子钦宗,李师师被废为庶人,据传她为了免祸,自乞为女道士。不久,汴京沦陷,北宋灭亡。金兵俘虏徽、钦二帝和宗室多人北返,李师师的下落也变得,扑朔迷离了。
金簪自杀说没有依据
《李师师外传》记载说,金人攻破汴京后,金主也久闻李师师的大名,让他的主帅挞懒去寻找李师师,但是寻找多日也没有找到。后来在汉奸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李师师。李师师不愿意伺候金主,先是用金簪自刺喉咙,但是没有成功,于是又折断金簪吞下自杀。
网络配图
临死之前,她大骂张邦昌:“吾以贱妓,蒙眷,宁一死无他志。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人士黄廷鉴《琳琅秘室丛书》也据此称赞她的殉国行为是大丈夫气概的表现,“师师不第色艺冠当时,观其后慷慨捐生一节,饶有烈丈夫概,亦不幸陷身倡贱,不得与坠崖断臂之俦,争辉彤史也”。
后世的通俗小说多沿袭这一说法。但小说作者主要是借人借事来抒发亡国的感慨,没有什么事实依据,因而学者多对此说持有异议。
被俘北上说亦不靠谱
称李师师在汴京失陷以后被俘虏北上,被迫嫁给一个病残的金兵为妻,耻辱地了结残生。清人丁跃亢《续》等书皆宗其说。但也有人提出异议,当时金帅挞懒是按张邦昌等降臣提供的名单索取皇宫妇女的,李师师早已当上了女道士,自然不在此列,所谓是“师师必先已出东京,不在求索之列,否则决不能脱身”。
老死江湖说比较保险
《青泥莲花记》记载:“之乱,师师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间,衰老憔悴,无复向时风态。”张邦基《墨庄漫录》书中称李师师被籍没家产以后,流落于江浙一带,有时也为当地士大夫唱歌,“靖康间,李生与同辈赵元奴及筑毯吹笛袁绚、武震辈,例籍其家。李生流落来浙,士大夫犹邀之以听其歌,憔悴无复向来之态矣”。清初陈忱《后传》继承了这一说法,说李师师在初期,流落临安(杭州),寓居西湖葛岭,操旧业为主,“唱柳耆乡‘杨柳外晓风残月’”。
网络配图
评话《宣和遗事》也有类似记述,但添加了“后流落湖湘间(今湘南一带),为商人所得”。宋人刘子翚《汴京记事诗》云:“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金檀板今无色,一曲当年动帝王。”这个说法,凄凄切切,充满惆怅之感,颇有“门前冷落车马稀”和“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苦味,很可能是时人的借托。
纵观以上种种说法,似乎以第三种说法较为可信。汴京失陷前,李师师已废为庶人,当了女道士,说她匿于民间,流落于江浙。总之,小说家为润饰其作,点缀人物,各取所需,所以所取李师师的归宿种种不一;追根溯源,主要由于李师师是与亡国君主有关系的女子。皇帝与妓女,贵贱悬殊,其情事也必涉及国事,有关她的传闻,不免有许多臆测和讹传的成分,因而她的归宿究竟如何,恐怕永远是难解之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