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吕布是怎么变成三国第一武将的?是罗贯中的锅吗?

考古发现 2022-06-21 07:47考古学家www.qiwenkd.com

  的「第一武将」,正式成型于《》,曾经的说书人更是把「一吕二马三四关五马六七许八夏九」的排名传播得家喻户晓。

  至于这个名声是怎么来的,我们首先得说清楚:史书里的吕布是怎样的?

  吕布的初始形象与《三国演义》的描述确有一定相似性,尤其《》作者陈寿更是评价他「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并将此视为他败亡的原因。

  然而,史书里的种种记载,却未必都符合这一评价,描画的吕布也不像《三国演义》那么简单化。

  在武力方面,吕布堪称骁勇,《三国志》说他「以骁武给并州」「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更令人称奇的是「辕门射戟」实有其事,吕布凭此消除了大将纪灵与间的战端。

  然而,吕布也并非无敌,除了「辕门射戟」这一典故,其他那些关于他武勇的描述基本属于边地武将标配,也「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吕布同乡张杨也「以武勇给并州」。更重要的是他还有数次被击败的记录,就两次打败他,其中第二次更是孙坚军进了洛阳城门,与吕布短兵相接,使之破走;《三国志·武帝纪》里还记载了他被一名不见经传的「县人李进」所破的事迹。

  另外,尽管陈寿评价吕布无略,《》里陈登也说他「勇而无谋」,但吕布有谋略的事迹却也不少。如他看穿派人暗杀他的意图,使人「鼓筝于帐中」,自己。在《三国志·传》里,知道杀死董卓后应取其聚敛安抚部众的也是他。而之所以会有「辕门射戟」,也是吕布本人意识到刘备被袁术消灭后的局势将不利于己。

  而且,吕布在丁原帐下任主簿,属于笔杆子角色,这一特长也被他用在了后来的政治生涯中。东海萧建为琅邪相,治莒,保城自守,吕布写信给他道:

  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余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来共争天东南之地。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昔攻齐,呼吸下齐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故也。布虽非乐毅,君亦非田单,可取布书与智者详共议之。

  先说明自己纯为匡扶汉室,作为西北人也并不想在东南割据,再提出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最后以「君亦非(守住莒城的)田单」暗示武力威胁。把外交辞令运用得非常巧妙,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信件一出,萧建即送礼交好。

  最后,关于吕布的最终败亡,《三国演义》与正史记载有重大出入:吕布并非为叛变部将所擒,而是主动投降,且据《后汉书》记载,有为保全下属,令左右取其首级献给的举动,左右不忍心,才直接向曹军投降。

  总的来说,史书里的吕布有符合「有勇无谋、见利忘义」的一面,也有闪现智谋与人格的一面。但出处有一定规律,表现武勇和见利忘义的材料,《三国志》与《后汉书》中都可见到;而突出其人格的描述,就主要是在《后汉书》里,《三国志》中几乎没有;那些表现吕布智谋的事迹,则是裴松之引《英雄记》才让今人得见。

  这种史料互相矛盾,同见于正史的情况并不罕见。吕布两番「转会」,都手刃前任主公,尽管为他所杀之丁原、董卓都是虎狼之辈,也还是犯了当时最大的政治正确。陈寿在对他的评价后面加一句「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有明显的道德劝喻意味,对中国古代史家而言,为这样的目的选取材料本身也是正当的。

  此后文人围绕吕布的评价与创作,很少脱离过陈寿搭好的框架。宋元话本流行,诸如吕布为赤兔马杀丁原、为杀董卓以及虎牢关「」等虚构故事也都被创作出来,人格一再被贬低的同时,武力也不断增强,他的武器也被换成以后才有使用且难度极大的画戟。

  不过,吕布正式登上「第一武将」宝座还是在《三国演义》成书之时,原因倒也十分简单:《三国演义》的写作年代,「三英战吕布」这样的故事已被话本传播得家喻户晓,绝不可弃;然而它的主要褒扬对象却是刘关张,其中更是武艺与忠义的结合体。

  要想兼顾这两点,那就有必要把吕布的武艺拔高到,正如毛宗岗所论:「写吕布声势、愈衬刘、关、张声势。」为此,《三国演义》特别原创了曹军、典韦、、、、六员名将合力才将吕布击退的桥段,纪灵更是被他「一把扯回,如提童稚」,如此,才可以保留「三英战吕布」,又不至于贬低了刘关张三人的武艺。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