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族风俗 苗族人在葬礼过后的“送饭吃”仪式
苗语称该仪式为“把那努”、“巴欧髓你后”、“德那恰年拟”。类似于山外的追思会,但又有所不同。的传说人死后有三个灵魂。一个在坟边。一个在家。而有一个灵魂要到阴间的“堵阿吹,在八浓”去跳芦笙和铜鼓舞。去目的地路途遥远。途中有一个叫“派黑”的怪...
-
苗族葬礼都有那些程序?苗族葬礼简介
一:洗身穿衣。老人去世后,其亲属用热水为其洗身,然后给他〔她〕穿上寿衣。移至堂屋停放。便于人们吊唁。在灵床前摆放一张桌子,用米升盛满稻谷放在桌上。孝子手持烧好的三根香〔苗语称为鸯,传说是亡灵的粮食〕向死者磕头三次,然后把香插在稻谷上。并烧...
-
揭秘:苗族的丧葬文化能反映出啥苗族精神
一:尊重生命,。二:团结友爱,构建和谐。在加勇社区丧葬中,很早就打破民族与宗族的界线。在治丧过程中,程序繁多,需要投入很多物力人力。若没有团结一致根本无法完成。而加勇社区自有一套相对稳定的比较完善的治丧体系。设有内外总管、厨师团、炮手、饭...
-
贵州苗族银角有多少种类型?苗族银角简介
贵州银角贵州黔东南苗族妇女的银饰非常精美,尤其体现在银帽上的银角。这些银角以地域分为三种类型,即西江型、施洞型、排调型。西江型银角两角分叉,主纹通常为 形象,龙身、珠体均为凸花,高出底面约一厘米。 西江型银角因体积大而颇具特色,其宽约85厘米...
-
苗族人佩戴的银饰究竟是怎样加工出来的
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银饰造型本...
-
苗族人喜欢的银饰头饰都以什么标准为美
以大为美 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 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出浩渺之美。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独特见识,用美学的观点来看是很有道理的。同时也体现了你的家庭富裕程度是不错的,并显...
-
苗族银饰在苗族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
一、银头饰的文化及宗教意义 银头饰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展示,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样式、造型来装扮自己,凸显自己。苗族银头饰的风格独特,其银质饰件和头帕相得益彰,其中银簪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系法……各种银饰配件...
-
苗族人结婚时为何要喝“撵脚酒” 吃“排家饭&rdq
花垣姑娘出嫁时,在姑娘出嫁的这一天,女方家把同族兄弟姐妹或亲戚,一同邀去新郎家,这叫吃“撵脚酒”,意为随新娘去新郎家作客。新郎家把这些客人尊称为“正客”而奉为上宾,而把自己的亲戚称为“副客”。新郎家对“正客”招待倍加殷勤、周到,一般都要留...
-
苗族人过苗年时候的“百狮会”是怎么来的
过苗年最有趣的民间活动莫过于百狮会了,周邻四乡苗胞舞着近百匹或数十匹狮子云集传统的村寨或集镇,敲锣打鼓,放地铳、打火枪,简直要把天地翻过来。百狮会的名堂蛮多,有迎狮,有盘狮,考狮,抢狮,狮子登高等内容,土里土气,苗味十足,藏着厚实的文化底...
-
揭秘:苗族男子为何要向心仪的女子“讨糖”
小伙子表达自己爱慕之情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掐指”就是在节假日赶场人群集中的时候,假若小伙子对姑娘产生了爱慕之情,就悄悄地挤到姑娘背后,出其不意地把手伸过去,轻轻地掐一下姑娘的小手指。假如姑娘真心实意的接受小伙子的爱慕,就背过手来轻轻地掐...
-
在苗族婚礼中的半路“抓亲"究竟是怎么回事
青年男女婚姻的缔结以自主婚姻为主,通过社交和谈情说爱来确定。社交活动多在节目或赶场天进行,形式是小伙子同姑娘对歌,互相了解情况,沟通感情,若双方 ,再由男方家长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合。结婚一般都是新娘步行到夫家,不拜堂。但也有的地区坐轿或骑马。...
-
苗族人婚后为何会有新婚三日不同居的习俗
旧时,人婚娶,新郎新娘三晚不同宿。姑娘出嫁之日,四邻姐妹相聚一堂,高唱苗歌,抒发离别之情。男方迎亲时,由女方“高亲”(男女各一直系亲属)送姑娘到男方,从侧门进入洞房。三日内由“女高亲”朝夕相陪,足不出新房,茶食均在房内。三日后,拜父母姑嫂,...
-
苗族蛊术真的很可怕吗?苗族蛊术的秘密
蛊术,相传是一种人工培养而成的毒虫。放蛊是中国古代遗传下来的神秘巫术;过去,在中国的南方乡村中,曾经闹得非常厉害,谈虎色变,谁也不敢当它是假的。文人学士交相传述,笔之翰籍,也俨然以为煞有其事;一部分的医药家,也 ,于是,就想出许多治蛊的名堂。...
-
土家情人节 土家女儿会的起源与流变
女儿会是恩施自治州重要的民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二举行,原生地是恩施市红土乡石窑,原称赶女儿场,上世纪80年代将板桥镇大山顶农历五月初三与七月初九两天特殊场期并入这一节俗,统称为女儿会。 关于女儿会的起因,有多种说法,主要有源自原始社会的...
-
土家族舞蹈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的表现形式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 宣恩土家八宝铜铃舞,俗称“解钱”,是流传于湖北酉水流域地区的一种古老祭祀歌舞。 宣恩属武陵山余脉,境内山深地僻,层峦茂林。横亘其中绵延百余公里的七姊妹山,将宣恩分成南北两片,北为清江流域,南为酉水流域。酉水古称酉溪,发源...
-
土家族舞蹈 土家族舞蹈地花灯的介绍
舞蹈地花灯 地花灯又名耍耍。旧时,是土家族年节期间文化 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有一男(丑角)一女(旦角)或两男两女表演,男拿扇子,女握方巾,或男女各执手巾边唱边舞,表演风趣,爱情色彩浓烈。丑角动作粗犷、洒脱、滑稽,旦角动作妩媚、轻盈、飘逸。 基本舞步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