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最早的自然保护区:梵净山
贵州最早的自然保护区 梵净山,因在风淸月白之夜,人对着岩石可看见自己影像,山似月镜,故古名月镜山。它上大下小,如一饭甄,所以后又有人叫它饭甄山。而“饭甄”落俗梵净”淸雅,二者谐音,山上过去确又是著名佛教圣地,取佛家超凡脱俗之趣,今人便统称梵净山。
它位于贵州东北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属横跨湘黔两省的武陵山脉西端,主峰凤凰山海拔2570.5米,与其附近海拔2493.8米的红云金顶,共同构成山体核心。在四周一片波涛汹涌般的丘陵中,它俩显得格外突兀挺拔。 其山,早在明代就成佛教圣地,闻名湘黔川鄂,成贵州名山。所以成名,是因“明季万历年间,李皇后修行于此,肉身成圣,白日飞升。因之创修庙宇,满塑佛像,建四大脚庵,凿开五方道路”,以便进香男女,时往时来,如入城市,并“敕賜镇山印,号为古茶殿”,从此“梵净山之名传焉”。
近代又以山古岩奇,雨丰水秀,气候独特,著称于世。在山上既可见到十亿年前的古老地层,具有神秘传说的“金刀峡”(释迦牟尼与弥勒佛争地于凤凰山顶,两不相让,只好将山以金刀劈为二,各据一边,中为金刀砍成的峡),“太子石”(李皇后飞升入天后,太子终日立望,久化而为石),形状退真的“天仙桥”、“万卷书”、“万宝岩”、“老鹰岩”、“岭关岩”,驰名中外的“蘑菇岩”、“擎天石”。还可见到久不为人知的“白水洞瀑布”,吃到终年不溢不祜,只有一杓的“圣水”(定心水),目睹到仙境般的“九龙池”、“九龙壁”,享受到毛绒绒的草句,全省降水量最多的雾雨和暴雨(最大景达2600毫米)与因独特气候环境而形成的“佛光”、“云海”、“幻影”三大奇景,使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现在其山森林覆盖面积高达80%,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有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珙桐(别名中国鸽子树,因开起花来满树似美丽的奇特的白鸽),二级重点保护的鹅掌揪、连香树、香果树、钟萼木,三级承点保护的长苞铁杉、金钱械、厚朴等九种,除此外还有500种以上的药物,151种大型真菌。动物亦达304种之多,厲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黔金丝猴、华南虎,二级重点保护的有云豹、熊猴、猕猴、红面猴,三级重点保护的有林麝、毛冠鹿、苏门羚、穿山甲,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鸳鸯、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经常吸引着大批中外科学家前去考察研究。1978年国家首将它列入我国著名的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护区东西宽约21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总面积达567平方公里。它是贵州域早的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