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生态村
住宅的屋顶种上了草皮,可以增加美观程度,和起到为房子保温的作用
英国伦敦南部,距市中心20分钟车程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生态居住区——BedZED。在那里, 每个房屋配备有自然通风烟囱,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空气送入每一个房间……建筑设计师们的理想是实现社区的“零耗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环保的街区。
BedZED生态村最近刚刚被列入英国皇家建筑研究院久负盛名的斯特林奖的候选名单。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的土地,而现在则有约250人居住在生态村100套公寓和住房内。
当一群日本人聚在保罗·米勒家门外拍摄他的时候,他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不过是在晾衣服。“我希望这不是为一档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拍摄的。”这位社会学家喃喃自语道。
媒体到这里来采访,他已经习以为常了。上个星期,他的家登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电视台的拍摄小组也到他家里进行了采访。但是保罗既不是名人,也不是房子的主人,他只不过是BedZED——世界上第一个全生态区的居住者之一。
这个迷你城市是2002年在伦敦南郊建成的。那里的风景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一些破败的工厂两侧是现代化的楼房建筑,这些建筑的后面,一排排五颜六色漏斗形状的建筑特别引人注目,这些看似超现实主义的建筑看上去是那么的和谐,就如同许多巨型潜望镜集中在天空中,时刻监视着来来往往的飞机和云彩。
一切都为了节约能源
“BedZED是‘零能源发展居住区’的字母缩写”,建筑师比尔·敦斯特在介绍这个计划时说。“当然不可能是一点能源都不用,而是尽可能多地节省能源。”
因此,这里的建筑主体都是使用的回收材料。例如房子的钢架结构来自一个废弃的火车站;木头和玻璃都是从附近的工地找来的……
新的建筑材料都是从最近的建材市场购买来的,这样可以节省运输的费用和污染。这个理念也体现在其它地方。
敦斯特继续说道:“住宅最大的污染源就是取暖,因此我们特别注重房屋的保暖。这里房子的墙壁有70厘米厚,是传统建筑的2-3倍。墙壁由两层厚砖砌成,中间还有一层隔热夹层。防止热量流失,保证室内四季如春。
窗户都是安装的3层玻璃,而且所有的房间都朝南,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带来的热量。”
如果在房屋空置期温度急剧下降,那么自动恒温装置将启动备用的滴流式热源,这对保证房屋内的舒适温暖至关重要。设计者另一个保持室内温度的方案是大量种植一种称为“景天”的覆盖在屋顶的半肉质植物。“景天”不仅有助于防止冬天室内的热量散失,而且还能改善整个生态村的形象,尤其是在“景天”夏天开花时,整个生态村就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生态村每一间朝阳温室都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由于风轮机有噪音,再加上对整体环境有影响,生态村就没有使用风轮机。另外,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使用太阳能发电极不可靠,因此设计者并没有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而是让它们为生态村的电车和滑行车提供电力。每个厨房都安装了计算能源消耗的水表和电表。
用雨水冲洗厕所
设计者在阳光和雨水的使用上,特别注意利用自然元素,并保护自然环境。因为该地区降雨丰富,每次降雨结束时,生态村的大储水池里便蓄满了雨水。
洗手间马桶的抽水是由储水池储存的雨水来完成的。冲洗过马桶的水,还要立即进行净化处理,并在芦苇湿地中进行生物回收。
要美,也要实用
这些五颜六色的漏斗形状的建筑不仅是用来装饰的,而且是整个街区生态保护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BedZED生态村的建筑师比尔·杜斯特说:“它们是以风为动力的自然通风烟囱。一个烟囱将房屋内的废气排出,而其他的烟囱则将新鲜空气吸进来。再结合其他高科技设备,这便会保证房屋无论春夏秋冬哪个季节都能保持舒适的温度。”
同时,厨房的电表、水表、天然气表可以让居民对自己使用的能源量一清二楚。每个橱柜还分为四个部分,使得居民很容易对废物进行循环使用。
另外,整个生态村全部使用耗能低的电灯泡,其他一些环保措施还包括能将用水量减至最低的低压淋浴设备。
轻松环保生活
这里的300个居民并不是极端的环保斗士。他们之中有教师,有在电讯企业工作的管理层人士,有媒体人,也有退休的老年人。“我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很淡的,”作为家庭主妇的马琳太太说,“我和大家一样,总想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但是却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所以,我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不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冲突的事情。而在这里,生活本身就是在环保,形式上和我以前的日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实质上,在这里的生活却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这正是BedZED计划最初的设计理念之一,向人们展示:“环保生活”并不一定意味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并不一定要拒绝电视和暖气。实际上,这里所有的房子配套设施都非常完善,既有计算机和高级音响,又有各种小家电。
2002年住到这里的斯蒂文·特雷博补充说:“这里的房子外观还特别棒!”最先打动他的,就是这里的建筑。“屋顶既是花园,又是晒台,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宽敞的开间,我都非常喜欢。所以我们参观样板间的时候,5分钟之内我们就决定住在这里了。”
不是波波族的天下
新区的设计者从一开始就与一家慈善机构合作,由这个机构出资兴建住房,并安排建成房屋的分配。这个慈善机构将三分之一的房子作为社会住房,另三分之一租给中等收入者家庭,最后的三分之一拿到不动产市场上出售。这种居民社会阶层的混合,避免了小区成为“波波族”的聚居区,也是最初的设计理念之一。
为了让各个阶层的居民更好地融合,他们还创建了一些公共设施,例如幼儿园、读书俱乐部、酒吧……居民们要和一家超级市场签署协议,他们在网上定购货物之后,由超级市场负责送货上门,以便减少居民们的往来交通。
向全世界推广
“生态村”计划的初始阶段,设计师还设想过把公司安置到新区内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居民走路上下班,减少交通污染。虽然这些计划没有最终实施,但是居民们对目前的“生态村”生活已经非常满意了。他们还创建了一份社区简报,开设了瑜伽课程,一起写社区博客。很多人都逐渐改变了以往不够环保的生活习惯。在这里,居民们使用可洗涤复用的尿布和其它可循环产品的情况远远高于其它居住区。
“其实没有任何人强迫我们这么做,”在一家音像制品公司作助理的朱丽说,“我们旁边的小镇维灵顿的居民,现在常常带着孩子到我们这里来。这个新区已经成为一个吸引人的旅游景点了(参观费用30欧元)。它还是让全世界都很感兴趣的一个样板。”
一家环保非政府组织也参与了新区的建设,他们打算在2009年之前,在全世界建立5个这样的“生态村”。但是新的计划规模也更加庞大,设计居民为5000人,是这里的15倍。一个集旅游与居住为一体,面积为500公顷,住房为8000套的环保区,正在里斯本南部的MATA DE SESIMBRA紧张建设。其它在中国、南非、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几项计划也正在实施过程中。在法国,里尔、波尔多和蒙彼利埃等城市都对此计划很感兴趣。关于选址建设的讨论,也正在进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