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难喝的五种饮料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东方树叶
这是农夫山泉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款茶饮料,据称“用农夫山泉泡制”,主打0卡路里。共有乌龙茶、茉莉花茶、红茶、绿茶四种味道。
官方给它们设计的背景是这样的:
1610年中国茶叶乘着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漂洋过海,饮茶之风迅速传遍欧洲大陆。因一时不知如何命名,且其来自神秘的东方,故被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
至于味道,觉得不好喝的网友是这么说的……
一点虚假宣传都没有!就是树叶!(知乎网友@斐人类 )
闻起来有个混合了茶味的臭味 喝起来几乎没有味……(百度贴吧网友“食堂的卤鸡蛋”)
总结一下,大概就是普通茶水放凉了之后的味道,有点茶味,还有点茶水放久了的那种味。
格瓦斯
格瓦斯是一种盛行于俄罗斯、乌克兰和其他东欧国家的,含低度酒精的饮料,用面包干发酵酿制而成。据新华网报道,它最早起源于俄国,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1900年,俄国商人伊·雅·秋林将格瓦斯及其酿造工艺带入哈尔滨,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秋林格瓦斯。
后来娃哈哈也出品了一款格瓦斯。
关于格瓦斯的味道,是争议最大的,一方面是“秋林和娃哈哈的格瓦斯哪个更好喝”,比如:
哇哈哈格瓦斯的甜和麦芽味道比较浓烈,有啤酒的味道又比啤酒好喝N倍。(知乎匿名网友)
秋林格瓦斯这个东西我喝了N多年,算是东北格瓦斯里的翘楚,口感明显比哇哈哈的更浓烈。(知乎网友@snolight Lee)
另一方面,不觉得格瓦斯好喝的网友认为:
喝格瓦斯的感觉就像是你在喝水的时候旁边有个喝醉了的人在呕吐。(天涯网友“小兔的小马甲”)
黑松沙士
这是一款由台湾黑松公司发明及生产的饮料,改良自1930年代上海的利尿中药饮品(小编:),1950年问世,1954年开始就在台湾地区拥有极大市场占有率。
资料显示,沙士(Sarsaparilla或Sarsae)这种饮料在台湾地区极为流行。据统计,沙士占全台湾地区碳酸饮料的三成市场以上,而该黑松沙士又占了台湾t地区沙士饮料的九成。
黑松沙士曾有“加盐”、“加生鸡蛋”混饮即可治愈感冒的传说……
然而谈到味道,知乎上有个帖子是“谁能准确描述一下黑松沙士的味道?”,部分答案是这样的:
@陈曦:皮炎平
@黄金树:风油精
@潘闯:牙膏
@董不酷:风油精加原味薄荷的牙膏加纯糖精的味道!
@干物鱼:红花油汽水儿
@木皆:农药,你要说是杀虫剂也可以
@真把你打了:风油精+奶油+气泡
@KUPO:第一次喝的第一感觉就是:风油精+咀嚼后期的大大泡泡糖
@Leticia Ficent:加了风油精的可乐
红色尖叫
说到“尖叫”,大家肯定不陌生。它和东方树叶一样,都出自农夫山泉集团(2004年),官方定位是“功能性饮料”,据称可以快速补充运动后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
“尖叫”系列分为“红色尖叫”(植物饮料)、“绿色尖叫”(纤维饮料)和“蓝色尖叫”(活性肽饮料)三种口味。而一般网友最难接受的就是“红色尖叫”。
直接进入评论环节吧:
没人觉得有股花大姐(就是七星瓢虫)味么???!!!
……
自打九年前我少不经事喝了一口差点三观重塑于是把它拎在手里当水枪玩了之后,我就再也没喝过尖叫了。(知乎网友@吴二萌萌萌)
感觉喝了一口伴着泥沙的黄河水。(知乎网友@Mac涛)
感觉好像抹布水的味道……(百度贴吧网友“蒲韵音”)
崂山草水
终于说到最初也是最后一款了……
上世纪60年代初,青岛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为“满足国外消费者的健康需求”,精心研制出了这款碱性饮品。(PS:看吧,人家一开始就不是为国人生产的,喝不惯很正常啊)
据官方宣传,这款饮料一经推出,便“畅销东南亚”五十余年而不衰,如今累计已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这丝毫不妨碍国内网友对其味道的吐槽:
喝的下此水,创业就成功了一半,每次遇到过不去的坎,干了这瓶水,困难就显得没那么难了。(知乎网友@姜兆宁)
喝下去皱眉事小,打嗝起来的回味才是真精髓……(微博网友@张心怡Christina)
当然,食物的味道原本就是见仁见智,再奇怪的饮料也有人爱不释手。所以如果上面的吐槽有不合心意的,大家千万不要生气。而且,追求奇怪饮料的,还有外国友人:
日本有位小哥最近突发奇想,挑战将300种不同饮料混在一起喝,他买了一个密封罐,用滴管将每种饮料都吸一点放进去,于是终极饮料出现了——
跟一样的味道和颜色 ……
喝完没多久,他就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