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难改种姓观念种姓不同难通婚"贱民"被打杀
印度国会女议员普兰·黛维被刺身亡的消息传出之后,许多外国人对此感到困惑和不解。人类都已经进入21世纪了,为什么在印度还会有这样的人和事存在?另外,既然普兰·黛维和其他一些低种姓的人深受之害,这种古老而残酷的制度难道就不能治一治吗?
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种姓制度在印度的法律上已被废除,但在事实上却未被消灭
经过独立之后几十年的努力,在今天的印度,种姓问题总的来说比过去要淡化得多,隐蔽得多。特别在城市里,至少表面上是看不出种姓制度的存在的。这是进步的一面。但是,不能否认,就全国而言,在印度的许多地方,特别是边远的农村,仍然在以各种方式实行这种制度。
我们几乎在每天的印度报纸上都能找到低种姓人被打被杀的消息。光是在北方邦就有1500起有关种力事件的报告。
一对年轻的低种姓恋人被村里的人裸体游街示众两小时,原因是他们在结婚3天前在姑娘的房间里一起过夜。另一个村子里的一个低种姓的小伙子因为追求一个高种姓的姑娘,被高种姓人活活烧死。一对年轻恋人,由于不属于同一种姓而相爱,结果竟被家人吊死在自家屋顶上,女孩的父母和男孩的哥嫂当时都在场观看。另一条消息是法庭受理了两年前发生的一桩案件,也是因为不同种姓的男女相爱而招致4条人命丧生。
可见,种姓制度虽然从印度独立那天起就在法律上被宣布废除了,但在事实上它并没有被消灭,50多年后,它仍然以各种形式顽固地存在着。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人们仍然按种姓而居,通婚和社会交往仍然受到种姓的限制,行为方式仍然受着种姓的制约。即使在大城市里,种姓也没有完全销声匿迹。
那么,这种制度为什么能够在印度长期顽固地存在呢?为什么不能通过行政或司法手段加以消除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种姓制度经过三千多年的积淀,已成为一种的观念
现在翻译为“种姓”的梵文词汇“瓦尔那”,实际上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大约3500年前,来自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白皮肤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次大陆,征服当地的居民———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为了保持他们的血统,不愿被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同化,不许自己的子女与达罗毗荼人结婚。为了巩固自己的特权地位,征服者和统治者们就以肤色的深浅将当时的社会阶层划分成4个等级,即婆罗门(祭司和僧侣)、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和首陀罗(被征服的奴隶和失去土地的自由民)等4个“瓦尔那”。这就是最早的种姓制度。
随着数千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种姓制度变得更为完整和系统,形成了森严的等级。这一等级制度有三个基本特征,即职业的世袭制、严格的内婚制和地位的等级制。它对人的种族、血统、肤色进行严格隔离和歧视,种姓制度因此而变得更为威严和不可侵犯。
,它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形态,因而能历数千年而不倒。即使是今天,许多人仍然有意无意地以血缘和出身论人,以肤色和种族取人。
村社是种姓制度的堡垒
在古代印度,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村社制度。村社大多是自然形成的,大者上千户,小者几十家。村社里土地公有,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并有固定的分工。这种村社经济上自给自足,行政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因此,村民们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并不特别关心外部世界的变化。
村社内部自古以来就实行种姓制度,高种姓把低种姓的人紧紧地束缚在村社的土地上,长期地进行奴役和剥削。种姓制度还实行职业世袭制和内婚制,低种姓人被限制在一个十分狭小的范围之内,只能干一种职业,只能同一种人交往,他们没有选择其他工作的机会和与整个社会交往的自由,从而变得更加愚昧和落后。所以,尽管王朝不断更替,村社却很少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反而变得更加牢固和保守。只要村社存在,依附于村社的种姓制度必然存在。因此,到了现代,虽然印度的城市已经进入了现代化行列,但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种姓制度仍然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