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批抗战“神小说”:1940年抗日战场现核武器
《他穿越战场变成鬼子兵》《抗日雄风中的妖孽》《我在梦里连撕一个旅团》……在网络上,军事题材文学火热,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书名“雷人”、内容更“雷人”的原创网络军事小说也频现一些网络小说论坛,而且其中以题材为主。
曾引起管理部门关注的抗日“神剧”中的一些情节变本加厉植入这些网络小说。小说里,网络游戏里的超强武器天坦克来到了南京保卫战的战场,装备精良的伞兵空降到台儿庄,主人公穿越到战场,变成了一个日本兵……不仅严重脱离了历史真实,也难说其中有军事色彩。
《工人日报》记者留意到,这些拥有雷人内容和书名的小说在网络上不乏拥趸,很多人点赞。但也有人对此持批判的态度。
情节单一且脱离历史真实
记者在浏览这些原创小说时发现,其中一些作品不乏文字冲击力,但更多的小说想象乃至臆造成分比较大。小说作者往往穿越历史真实,在当时一些不可能出现的情境下大胆假设,然后无边界地展开想象。
例如,二战末期才发明的核武器出现在1940年的中国抗日战场;抗日游击队突然拥有了神秘武器,或战士有了神奇的药水,可以大量歼灭日军……一些读者认为,这些雷人的情节已经远远脱离了军事科幻的本质。
按照网上默认的分类,网络军事小说可以分为虚拟小说、架空小说、推演小说及以上这几种小说模式的组合。按这样的分类来说,网络军事小说的类型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记者发现,实际上网络军事小说往往因读者的要求与作者的习惯被局限在虚拟架空模式中。即在特定时间点引入虚拟事物构成新的历史社会架构。
据记者进行的不完全统计,目前的网络军事小说有近40%采用了“一部分人携带武器装备回到历史某一段时期建功立业,收获金钱+”的类型。这种结构本身没有问题,但是随着这种题材的泛滥,受众陷入审美疲劳。
在一些评论家看来,军事文学具有特殊性,既具有军事含量,也有军史元素,两者是构成军事题材骨架的重要支点。但目前一些网络军事作品既不尊重科技发展,更没有尊重真正的历史事实。尤其以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作者们忘记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和中国人民的悲壮血泪,将之视为了一场彻底的网络语言狂欢,视为可以掩护暴力血腥成分的一张虎皮,实在不妥。
北京海淀区某重点中学历史老师秦森,是军事题材文学迷,但他反对学生们去网络上看这样的军事题材小说,他认为“雷人”情节很容易对一些还没有形成自我判断力的学生,造成认知偏差和错误导向。
“我扫了下那些小说,即使不以历史教科书标准来看,其历史的态度还是让我感到不安。”秦森说,这些作品不仅使历史的严肃性被曲解、艺术的审美性被亵渎,对读者的误导更是直接。
创作者的解读方式令人忧心
成功的军事题材作品,或落笔于历史,或刻画人物,或描写军旅生活军人情怀,甚至探究军事技术知识,给人以收获,同时也会让读者受到军事精神的感染。如都梁的《亮剑》、王树增的《抗日战争》、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或萨苏的一些抗日战争的随笔,都是非常精彩的军事文学作品。
一位军队宣传工作者告诉记者,目前一些网络军事题材文学创作者缺乏对军史和军旅生活的了解,作品更是粗糙。“一些写手缺乏忠于客观史实的精神,不太注重对历史事件、人物及社会原貌的考证。”她认为,很多写手以所谓的现代意识、思维、生活对历行臆造,致使作品内容虚假、情节生硬。“不是健康的军事文学作品,在军营中应该没有市场。”
“目前网络上涌现出来的一些军事小说给人感觉与历史事实差距非常大,起码是不严肃的。没有营养。”这是一种普遍的的认识。
但在采访中,也有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这些小说的读者和作者都是军事迷,爱幻想的人。”经常浏览这些军事小说论坛的读者王冬告诉记者,从事这类写作的人和读者是一个圈子,大家写了就上传,“大家还是能分得清哪是真哪是假的。”他并不认为这是不尊重历史消费历史,他坚持说这是一种自由表达的权利,网络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空间。
商业运作迎合部分读者心理
“一些年轻写手对于军事和历史不熟悉,且想象力贫乏,视野狭窄是目前网络军事小说水平参差不齐的一个重要原因。抗日题材最近比较热,于是‘手撕鬼子’这样的桥段就不断出现。但这样的想象不是健康的。”长年阅读网络军事文学的读者雷建东告诉记者,近几年,网络军事小说发展方向有些偏移,越来越水。
除了书写者在军事文学方面的根底不牢,缺乏想象的因素外,网上“雷人”军事文学的大量出现,也与商业机构迎合部分受众的阅读心理有关。
一位网络写手对记者表示,由于阅读排行与自己的收入挂钩,网站曾暗示他可以为增加点击率阅读量而做些变化,于是他有意进行夸大,加入很多“雷人”情节,迎合一些人的口味。
而一些网络传播平台为了聚拢人气,达到一些商业目的,对这种类型的网络小说进行有力推广,迎合一些人的口味,增加点击率。
一位网络读书频道编辑武云俊告诉记者,游走在网络上的读者,有一部分是为了逃避社会压力。这些读者喜欢刺激血腥的军事题材作品,越激烈越玄幻他们越欢迎。而目前的激励机制是阅读量越高奖励就越高。
有关专家认为,虽然与抗日神剧相比,这类题材网络小说的传播范围属于小众群体,影响力也相对较小,但娱乐恶搞抗日历史、夸大的倾向却一直存在,同时由于网络上的思想比较活跃,会对一些网民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