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历史: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考了什么题目?
6月初这个时间点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太阳依旧照耀,地球照常运转。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简单,过来人会心有余悸地感慨:“又是一年高考时。”中学校园里,几百万考生步入考场,接受人生的一次考验,在他们背后,是无数家长殷切的目光。高考的变化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哪怕只是一点点细微的改变。其实对于考生来说,那不只是一场考试而已,那是12年应试教育的终结,是未来的一种选择。没交卷,决定权还在你手里,交了,就听天由命了。6月底放榜,一定会有人要自杀,年年都有,杜绝不了,在他们眼里,高考的失败意味着唯一出路的断绝。
高校很少,但社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当年的毕业生都被国家养下来了,基本上都予以分配,直接当干部了。用不着满大街投递简历,一天赶好几场招聘会,为一碗饭而奔忙。1951年高校毕业生17800人,1952年26169人,1954年40350人,恢复高考后的80年代初,人数也不是很多,1982年高校毕业生31万人,1983年28万人:严重的供不应求,用人单位几乎都是抢着要人的。这跟今天比简直就是乾坤倒转,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怪不得那时考上大学的人都被视为天子骄子呢。如今毕业生为找工作屡屡碰壁的时候,家长们就会不自觉地想念那个时代,然而并没有什么用,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现在每年虽有900多万考生,但录取率已经,变化太大了,竟然可录取600多万人,以前参加考试的都没600万。考上个大学似乎也不如当年那么荣光,因为人们变了,对大学的要求不仅仅只是有学校可上而已,还希望能够过一本线,甚至进211、985等重点院校。今昔对照,不禁敬佩那些七八十年代可以考上大学的人们,许多人家境都很贫寒,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师资条件、办学条件也远不如今天,因为经济原因,半路辍学的也不少,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过独木桥竟然都过去了,尤其是82届的毕业生,都很不容易,不妨让我们追忆一下他们所参加的77年高考。
那年年初也没人想到会有高考,毕竟已经停了这么多年。要是想上学,必须经过群众推荐,领导审批。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去考的,还要看看家庭背景,还要经过领导同意,这就为开后门等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当时中央多次发文,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不要只推荐自己人,却并没有什么效果,武大的化学系教授说,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今后上大学不需要文凭,只要有个好爸爸。推荐还有个弊端就是不能保证生源质量,没怎么读过初中、高中的突然就去读大学,这哪跟的上,肯定要挂科,毕不了业,培养出来的肯定也不是什么人才。邓小平后来听说清华有这样的事,非常不满。“那就应该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不能叫大学!”
一篇82届毕业生写的回忆文中,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
1976年,公社保送工农兵学员,我背着家人又去报名,因为我害怕家人再次为我的失败而痛苦。当时,管报名的是我父亲的朋友,他一见第一个报名的是我,连忙把我拉到一边,极其神秘地对我说:“这工农兵学员就别奢望了,你想,全公社就两个指标,100个当官的人争,根本就轮不到你,再说你的政治背景……”他看到我双眼是泪,再没有说下去,只是边摇头,边重重地叹下一口气,回来后,我心如刀绞。
邓小平复出后,转折点终于来了,七十三岁的他主动要求抓科教工作,拨乱反正。8月初,召开科学与教育座谈会。便提到了恢复高考这一命题,当时教育部门以来不及为由,想要维持推荐上大学的方法,引起了与会者的反对,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认为生源的质量更加重要,如果能保证生源,晚入学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些想上大学的看似水平不高,但也不是不是没有人达到要求,只是被埋没了。最终恢复高考占了上风,并出台文件予以说明。
报考人员: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青、复员军人、应届毕业生
考试时间:12月10日、11日、12日
入学时间:1978年2月底前
考试科目: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理科)
政治、语文、数学、史地(文科)
考生人数:570万
试题:分省自主命题
仔细领悟文件精神,发现和今天比有一定的差别,竟然没有外语!很多对英语不感兴趣的、迷茫的都巴不得在那个时代考,其实也有人要考的,外语专业的加试外语,然后就是政治这个学科文理都要考,现在只有文科要,没有生物考试,时间也比较晚,特殊时刻特殊对待。
恢复高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中国,连偏远山村里的人都知道了,许多想改变命运的人都跃跃欲试,且看经历者多年后的回忆:
“中央文件一发,那真是“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大约在10月,人人都激动起来了。从“文革”前高1966级到1977应届毕业生,整整12届“精英”,要当场分出高低,定下名分,和平时期打江山,高考是万里征途第一关。”20多万人的命运将因此改变,有人把高考的结局称为“上天入地”,怎么解释呢,就是考上了就可以被分配,进入体制,后半生不愁,如果没考上,就得接着下地种田,和祖祖辈辈一样,为了城市户口、更好的生活,拼了。下乡的知识青年不愿在农村了度余生,谁不想?特别是那些有本事、有上进心的人。知青渴望回城,如果考上了不就可以回城读大学了么?一个在凤阳插队的知青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投入了备考,那时刚开完十一大,又过了七次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后,当年考入北大的他入主国务院。简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各地的学习气氛空前浓厚,教材更是紧缺资源,供不应求,排长队购买,抢着传抄,就连解放前的老书都给翻了出来。
我们来体会下当年的气氛:
“那时,城里的年轻人胳膊下大都夹着一本四川神中学统编教材。不管是真考还是假考,你得手持知识以示上进。我有个工人朋友,不识几个字,平时老找我给他写恋爱。一天,老兄夹着一本《战地新歌》来找我写信,问他带书干啥,说是女朋友叫带的。女朋友讲:“厂子里很多人带书,人人脸上透出兴奋,准有好事。咱也闹上一本。”
“离考试只有两月,我把中学教材拿来一阵猛背。我有一个朋友,跟我一样没文化,看到我背到sin和cos,佩服地直流口水,那年头,能干上“赛银”和“可赛银”的,在那帮没文化的弟兄中我是第一份。”
“临近高考时,老师经常在晚上为我们几个准备高考的学生加课辅导。一些社会上的人听说后找关系进来旁听,后来人越来越多,教室里待不下,就到礼堂辅导,最后竟然发展成整个礼堂都是人。我们十几个学生坐在最前面,后面黑压压地站满各式各样的人,有青年工人,有下乡知青,他们手拿笔记本,神情庄重地听着老师讲课,在昏暗的灯光下记录。回头看看,我们心中自然地生出一种优越感。他们中的许多人前几年也和我们一样,不好好学习,在学校捣乱,遗憾的是高考的恢复并没有从他们那一届开始。”
考试的那一天终于来临了,积压了十年的考生要奔赴迟到的考场,理论上有3000万人可以参加,因为各种原因,实际参战的有570万,在当时也算天文数字了。考试大军中,老三届比较占优势,就是66、67、68三届高中生,毕竟上过高中,有点基础。只是十年一晃而过,好多老三届早已结婚生子,不少夫妻同时考试。更神奇的,甚至出现过父子同场的,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准备试卷的时候,工作人员发现,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纸张印几千万张试卷,最后还是拿印《毛选》的来救急,国家物质匮乏,无奈之举。考试时间到了,没有监控摄像头,全屏监考老师把关,试卷也发来下了。这高考试卷有时候用全国卷,有时候自主命题,最近有些省又改回全国卷了,真是应了一句经典名句:“天下大势,。”77年的高考是分省命题,各不相同,相信你也非常好奇,那时的高考都考个啥?不用急,看看下面的197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1.作文《难忘的一天》(80分)
2.解释词语(10分)(1)诽谤(2)踌躇(3)明火执仗(4)居心叵测(5)高瞻远瞩
3.给下列文言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第三题就是鹬蚌相争的文言文版,在此就不详细列出来了)
总分100分,现在是150;总共就三道题,现在十几二十道;作文占总分五分之四,真是得作文者得天下。若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些题目,简直太水了,哪是给高中生做的,初中生都可以完全拿下。但在当时可不是那么容易,出高考题的肯定是有水平的老师吧,他难道不知道这个试题的难易程度嘛?他肯定知道,而且也不是一个人出的,可最终还是用了,说明了什么,不用说,你懂的。考完自然需要人评卷,不妨看看当年改试卷的老师在多年后怎么说:
“试题分量、难易程度、及题型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程度,这和后来的高考题简直不可比拟,现在小学升学的语文试题也要比这个复杂得多。即使这样,对于文革期间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觉得容易,这对老三届的考生就大为有利了。”
“从选材看不存在问题,思想观点没有错误,如有选“毛选”五卷发行的,有知识青年下乡的,有写入党入团的,有写的,等等。但真正按记叙文的要求写,可做范文的很少,主要问题是,语言干瘪,内容不具体,假话大话空话多,空泛议论,喊政治口号……有的不注意审题,;有的凭空捏造,随意虚构,脱离实际。如在我批的卷子中,有一学生这样写道:“在打井时,不小心让石头砸掉一个手指头,但轻伤不下火线,我捡起手指往腰里一别,继续干起来。”
每年高考作文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经常有准高三的学生看了作文题,叹息一句:“幸好我不是今年考。”再看看其他省份的高考作文,关于政治与人生的比较多,以下是部分:
天津:《他像雷锋同志那样》《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
河北:《我将怎样度过今后不平凡的二十三年》《园丁赞歌—记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湖南:《心中有话对党说》
浙江:《路》
吉林:《伟大的胜利—难忘一九七六年的十月》
内蒙古:《谈实事求是》《在红旗下》
湖北:《学雷锋的故事》
江西:《难忘的时刻》(理科)《当我想起雷锋的时候》(文科)
辽宁:《在沸腾的日子里》《谈青年时代》
相比于数学,语文还算好考的,作文写个题目都有点分,可数学就不容乐观了,面对着函数等题目,许多考生简直就是看天书,有些省不及格的人数接近七成,几十年后的今天,好多省的数学平均分都及不了格。至于政治、地理、历史,背了问题就不大,08年后就没这么死板了。
经过一番苦战,只有少数人脱颖而出,大部分考生还是该干啥干啥,结果显示:各大高校共录取学生27.3万人,录取比例为29比1,新中国成立28年来,竞争从未如此激烈。因为是冬季考试,所以入学时间定在春季,学制四年,于1982年毕业;没考上的也不用灰心,半年后,又将举行1978年的高考,同样有机会。
记得有本教辅试卷叫《天利三十八套》,掐指一算,恢复高考后考试部门也确实出了三十八套试卷考中国的学生,一年算一套。时间渐渐流逝,,学校还是那个学校,里面的人变了,一届届考生进进出出,不断更替着。当年上课无聊的时候总觉得离毕业太遥远,如今昔日的同学又身在何方?幸福与否?多少人毕业即分手,一别便是永远。翻开当初他们的留下的优秀作文选,端详着稚嫩文笔,不禁思忖:七十年代末的那些老学长学姐去了哪里呢?估计都退休了吧!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一份份发黄的同学录在哭诉,他们早已难以寻觅。
有人说看到了这些老学长、老学姐:他们在校史馆的照片里,他们在成功人士的讲座中,他们在一场场返校联欢会上,现在偶尔可以看见高校打着横幅:欢迎85届某某专业某某班返校联欢,一群的人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回忆着那些年的轻狂与幼稚:在寝室打牌、半夜给暗恋的女生写情书、为了一个文图跟老师争得面红耳赤、下课哼着邓丽君的歌曲……老人们惊起地发现,以前谈恋爱还要,生怕辅导员发现,现在的孩子当众接吻也没什么稀奇,昔日的校舍设施简陋,夏天寝室根本睡不着,现在新校区拔地而起,设施齐全;变了,都变了,回不去了……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有的人手握权力、军队、财富,自以为天下无敌、,可他错了,他战胜不了时间,更无法阻止自己的衰老,他能把敌对者肉体消灭,却不得不不接受最终被时间吞噬的结局。时间对每个人还是公平的,它不会让人青春常在,也不会让人长生不老。
俱往矣,曾经发生的都结束了,一起被时光带走的,还有那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