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外国使节离席抗议 周总理称让他们吃饱了再走

天下奇闻 2017-04-26 17:27天下奇闻怪事视频www.qiwenkd.com
[图文]外国使节离席抗议 周总理称让他们吃饱了再走

  1971年4月,周总理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总理握手时,总是目光炯炯,注视对方,使人感到他的外交魅力

  2007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31周年纪念日。周总理在世时,对外交工作几乎事必躬亲。他对礼宾工作要求很严、很细,但也十分体谅、爱护礼宾司的工作人员。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举国悲恸。9日是星期天,近午时分,我在礼宾司的同事吴德广同志专程赶到我家里,通知我即刻前往北京医院向总理遗体告别。我们饭也顾不上吃,就怕耽误与总理见上最后一面的机会。转眼31年过去了,但我与周总理之间的故事却无法忘怀。

  “同我一样,乡音未改”

  1965年底我从使馆回国,被分配到外交部礼宾司工作,使我有更多的机会在周总理的身边工作。我虽在北京生活多年,但普通话始终讲不地道,尤其是“二”字,老是发音不好。一些同事也常就此拿我开玩笑。

  1966年春的一个傍晚,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一位外国新任驻华大使。会见前,总理问起这位大使何时抵京。我的回答带有浓重的苏北腔,特別是回答中有一个“二”字,更加露了馅。总理一听就说,“同我一样,乡音未改”。我一方面感到总理的话非常亲切,同时也感到总理是婉转地批评我,让我讲好普通话。此后,我就加紧练普通话,虽然远不够标准,但确有不少长进。

  “让他们吃饱了再走”

  上世纪60年代,中苏论战开始以后,双方在各自举行的国宴上发表的正式讲话中常有批评对方的言论。我曾多次见到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使节离席以示抗议的情景。当时,中方习惯做法是把讲话安排在上热菜以前。总理注意到,每当有“离席事件”发生,这些使节离席时几乎是饿着肚子走的,就指示礼宾司,以后讲话放在上第三道热菜之后,“让他们吃饱了再走”。虽然中苏论战早已成为历史,但我们从这一事例中体会到总理在礼宾工作中的细致入微之处。

  周总理的外交风度为世人称颂。众所周知,在对外工作中,交际礼节起着润滑和媒介的作用。笔者曾多次有幸在现场为总理介绍会见的外宾,亲眼目睹总理与外宾握手的场面。总理对每一次握手都是那么认真,绝不敷衍了事。无论是对外国领导人还是对身份较低的外宾,总理握手时,总是目光炯炯,注视对方,使人感到他的外交魅力。

  有一次我看到,总理发现一位身份相当高的领导同志在送别外宾时,不等飞机滑动就匆匆离开。总理很生气,随即让人把这位领导叫回,当众给予严厉批评。还有一次,总理在机场为非洲某国家元首送行,外宾登机后,突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专机无法起飞,只好滞留在停机坪上。我看到总理不顾身边工作人员的劝告,坚持伫立在风雨中频频向外宾挥手致意。透过飞机的舷窗,可以看到对方一再示意请总理回去,但他一直等到专机滑向跑道。

  讲话多次被掌声打断

  最后一次,也是最激动人心的一次,我见到周总理是在1974年的国庆招待会上。9月30日傍晚,我作为一名现场工作人员早早来到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人们翘首以待,期盼久病的周总理能够痊愈,出席主持当晚国庆25周年招待会。

  军乐团奏响迎宾曲时,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宴会厅的入口。当周总理的身影出现的时候,全场立刻掌声雷动。掌声之热烈是我这个“老礼宾”从未见到过的。总理的讲话多次被掌声打断。当总理以他病弱的身躯发出中国人民一定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的最強音的时候,全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直到今天,每当我回想起这次招待会,总理那熟悉的声音和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总在我的耳边回响……(江康:外交部礼宾司前司长,原驻布隆迪和多哥大使)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