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银行抗日时丢七千两黄金去哪了?
为何取名边业银行?张家存在银行资产有多少?7000两黄金究竟哪去了?
新闻背景
将于12月1日正式开放的沈阳市金融博物馆,
前身为张作霖开办的边业银行。当年,张作霖的地下金库为何起名边业银行?张作霖及家属存放在此的钱款究竟有多少?作为发行纸币的准备金7000两黄金在“九一八”事变后神秘消失,是谁拿走了这些黄金?11月28日,作为边业银行首批员工的百岁老人孙竞寰,向记者解开了诸多谜团。
为何叫边业银行?
当日,在看到沈阳金融博物馆已建成的消息后,孙竟寰老人异常高兴,他告诉记者,“把金融博物馆选址在原边业银行位置很有眼光,这座建筑本身不仅是文物,是帅府建筑群的一部分,还是张家当年的边业银行。”
据了解,边业银行是1919年以开发边疆为名,于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筹建,1920年设总行于北京并正式开业。1924年奉军占领京津,张作霖改组并控制该行,迁总行于天津,1926年7月又迁至沈阳。
1925年,19岁的孙竟寰营口化南书院毕业后,经时任东三省官银号经理的叔叔孙耀宗推荐,他来到边业银行,做存、放款工作。边业银行在沈阳开张后不久,张家又相继在东北各地开设了28家分行,成为与东三省官银号并驾齐驱的两大银行。1927年,孙竟寰荣升为存放款组组长。谈及为何叫边业银行,孙竟寰告诉记者,边业银行之所以取名“边业”,是取“开边创业”的意思。孙竞寰老人告诉记者,边业银行办公楼1927年开始筹建,但直到1930年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张家在银行的财产有多少?
孙竟寰老人回忆道,
当时边业银行就设在大南门城墙下的一栋二层楼,每个银行职员都配戴有银行的徽章。那时候从帅府前门进去,再从帅府的西门出来就直接进入边业银行了。银行业务最主要是存、放款,还包括汇兑、贴现、抵押等。银行设置有营业股、会计股、发行股、文书股、审核股等部门。
当时,边业银行虽属于私人银行,但因其声誉高,前来存放款的人也较多,张作霖的女儿们都将手中的钱款,存放在边业银行里。
那么张家存放在边业银行到底有多少钱财呢?孙竟寰告诉记者,张作霖的家财究竟有多少,他们也不知情,因为张家存放在银行的钱财,多为张家小姐们存放,而张家主要的财产都不存放在边业银行,全部存放在国外银行里。孙竟寰老人也记不清张家小姐共存放过多少钱款。
7000两黄金哪去了?
孙竟寰告诉记者,边业银行也同官号银行一样,有纸币的发行权。银行在发行纸币前,必须备上一些准备金,并根据准备金的多少来决定纸币发行量的多少。按照当时规定,每发行一张纸币,就需要准备一块现大洋。如果纸币一旦不能流通了,持有纸币的人到银行来兑现时,银行便可以拿着准备金来兑现。当时购买来的金银等准备金和沈阳市贵重的物品,全部都存放在这里。“九一八”事变前,边业银行刚从上海购进7000两黄金存放于此。
1931年9月19日,孙竟寰一早起来进城后,突然发现城里竖起岗楼,日本人已占领沈阳城。孙竟寰照常到边业银行上班,发现日本人已把机关枪架在银行门口,所有人只能进不能出。
回忆起往事,孙竟寰老人十分沉痛地说:边业银行在“九一八”中损失十分惨重。那批刚购进来的7000两黄金,在日本攻占边业银行后不翼而飞了。张学良存放在银行的几个樟木箱子里,全部是唐伯虎等名人的字画。日本人攻占边业银行后,曾找人将这些名字画制作成柯罗版,至于名贵书画原作,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孙竟寰老人分析认为,当时奉天城已被日本人攻占,进出城门全部由日本人把守,任何进出的行人都会受到日本人的控制搜查,其他人根本没有能力将这批贵重的钱财书画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