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陈可辛 高价买音乐版权很值得
陈可辛
奇闻网 近日,陈可辛在京召开《中国合伙人》发布会。发布会结束后,陈可辛接受了而音乐风云榜的独家采访。陈可辛导演与大家分享自己对待音乐的看法以及阐述为什么为这只电影话费好几百万的音乐版权费。
陈可辛导演花费百万购买音乐版权 认为这样做很值得
对于这只电影在音乐版权费用,就花费几百万。记者问到老歌这么贵为何不考虑新歌。陈可辛导演说:“用新歌就不如不用歌,其实歌的理由是他能把你带回到一个年代。如果甜蜜蜜不用邓丽君的歌那还就不是甜蜜蜜了。”同时这次也是陈可辛导演在电影中音乐花费最多的一次,对于这点陈可辛有着自己见解:“因为电影的歌版权越来越贵,因为内地市场越来越大,其实我用歌是从第一部电影《双城故事》就已经用了。包括《Moon River》很多老歌都用了。英文歌,其实那个时候没有那么贵《金鸡》也用了十几二十首歌。 甜蜜蜜也用了7、8首歌。其实对我来讲,用歌把观众带进一个年代的状态,一个回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电影是跨度很大的集体回忆,歌一出来观众就会明白你要讲什么,那个年代代表什么,而且跟观众有一个共鸣,这个共鸣海外的观众可能不懂。但是内地、港台的观众就会完全明白 歌的功能是这样。所以花几百万,甚至比演员费更贵都值得。”
陈可辛称电影海外发行歌曲也不会做调整 所有歌曲都是陈可辛与编剧共同商定
陈可辛表示这只电影一旦发行海外也不会歌曲做调整。陈可辛导演解释道:“这些歌要是甜蜜蜜你换了歌就不只是换了歌你要连所有邓丽君的镜头都得换。如果在美国拍甜蜜蜜的话就会是约翰·列侬,我其实受西方文化影响。我在想故事时就在想约翰·列侬的故事,这些东西每个地方有不同的符号。你不能为了海外懂,你去放披头士的歌,那是没意义的。”这些歌曲都是陈可辛和编剧一起定的。当记者问到哪首歌曲最贵,陈可辛说:“我说一些歌是最难买的,买不到结果自己唱,有一首《Leaving on a Jat Plane》我喜欢的版本不是John Denver的,我最喜欢的版本,我是喜欢民歌的,我小时候听的最喜欢的版本是Peter, Paul & Mary的版本 Peter, Paul & Mary 就是民歌界的三个巨人,一个很厉害的组合,我一路剪片一路拍都是用那首歌,但是 Mary三年前去世之后我怎么买都买不到那个版权,因为她的版权是她家人控制,之后就没有再卖过有Mary声音的电影版权。我们等了半年就买不到,所以到最后就找了一个年轻的女歌手香港女歌手。当时我是非常担心,因为我和这个歌结合在一起已经一年了到拍完每天都是在听,就听到已经完全已经进入你的潜意识,你完全不能允许别的声音去唱这首歌,你找别人都不能代替。我是挺绝望的,结果找了YoYo来唱之后突然间有了完全性的改变。因为她的声音就像杜鹃自己来唱,那个感觉又是另外一个感觉就她彻底把我从Peter, Paul & Mary魔咒拿出来了,现在反而更好 所以现在只要买作曲版权,录音版权就不用买。”
陈可辛不喜欢在电影中运用主题曲 很少有机会拿最佳主题曲
陈可辛不喜欢在电影中运用主题曲,对于这一点陈可辛回答:“其实我很少有机会拿主题曲奖,除了《金枝玉叶》都没有主题曲。我觉得突然弄一个主题曲 跟电影没什么关系,因为我觉得电影突然出一首歌就好像MV一样,我拍《投名状》大家说用一首歌吧,结果我就为了宣传刘德华也愿意唱就唱了一首歌《十月围城》,也有 李宇春唱了一首歌 《血滴子》也有 。但那些实际都不是在电影里面的主题曲,都是在片尾出的。在电影中间尤其是古装片,突然出一个Pop Song 就很出戏,我一向不主张用主题曲。而且我一向觉得新不如旧,旧的东西才有集体回忆才有共鸣。”对于运用邓丽君的歌曲,陈可辛认为:“因为邓丽君是一个符号,就像我说约翰·列侬一样。因为她是一个大家集体回忆的符号,《甜蜜蜜》是讲中国移民的漂泊的故事,异乡人的故事,最能表达这个身份也是邓丽君。是最早三地流行符号。我觉得她在《甜蜜蜜》里重要的不是歌,是整个个人的符号,她好像就画龙点睛一样,就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