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新闻热点 2022-05-26 13:35奇闻怪事www.qiwenkd.com
科学判断形势、利用趋势、发挥优势、引领态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对经济发展预期管理至关重要。
今年3月份以来,复杂演变的国际局势和跌宕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恢复势头良好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备受关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和经济工作时,立足全局,把握大势,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既蕴含着发展观,也强调了方法论,对我们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我们既要科学理性地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把握和应对好短期波动的冲击影响,正视和解决好困难压力,还要从较长周期认识中国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大趋势,把握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底气、后劲,从而保持定力、积极应对,沉稳从容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千磨万击韧性依旧
外资是个风向标。近年来,尽管受疫情冲击、地缘政治等影响,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多元化布局,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继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后,我国吸引外资继续攀升,今年1-4月实际使用外资4786.1亿元,同比增长20.5%。中国德国商会、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德资企业、超六成的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围绕低碳业务加大在华布局。
成熟投资往往寻求长期稳定的回报。中国市场于外资而言,“长期”体现在,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为全球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的意愿也不会变;“稳定”体现在,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外资“加码”,是对中国市场潜力和经济前景实打实的“点赞”。
透过外资窗口,我们看到了中长期的预期和信心,也要正视眼下的压力和困难。观形取势,需要将今年1-2月份稳步恢复向好的国民经济运行与3月份以来的情况分开看,否则就可能干扰我们对经济运行真实状况、变化趋势、机遇挑战的判断把握。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工业生产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服务业保持恢复,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2%,比去年12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比去年12月份加快5.0个百分点;投资作用突出,固定资产投资50763亿元,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外贸稳定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62044亿元,同比增长13.3%……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为一季度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转弱,这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是受外在影响的阶段性波动。但面对新的下行压力、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依然显示出强大韧性。
——看保供,基础产业支撑有力。疫情冲击下,我国粮食和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为抗击疫情、推动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撑。从农业看,冬小麦苗情继续转好,春播备播进展顺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夏收陆续开镰,丰收在望。从能源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7.2%。这些都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
——看稳价,基本生活类商品产销持续增长。4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0.4%和9.3%。这些都有利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看结构,内需主引擎作用依然凸显。一方面,消费仍在恢复,尽管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在全部投资中增长最快。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这些都意味着投资还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看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好于全部工业。1-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好于全部投资。
数字和事实最有说服力。尽管经受了千磨万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坚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发展都是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各种困难、压力、问题、挑战中不断突破、加速成长、创造奇迹。
回顾党的十八大后的经济形势,外部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内部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累积,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跨越10个春秋,再看中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近52万亿元到超过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100美元到超过1.2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非凡10年,贯穿其中的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打好三大攻坚战……以稳定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条件,又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了发展动能有序转换,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稳字当头,进中取势,成效斐然。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是我们党对发展大势与客观规律的精准把握,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经验的全新总结,彰显了战略定力和勇气智慧。
坚持稳中求进,无论是面对逆全球化的狂风骤雨,还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无论是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老问题,还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一要求都是总基调。依照这一方法论,我们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稳扎稳打,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阔步迈向现代化新征程。“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悠悠吟唱穿越千年风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变成现实。
聚焦当下的经济工作,更需要我们秉持“稳中求进”的要求、掂出“稳字当头”的分量。
这个分量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压力叠加——稳增长难度增大,稳就业形势严峻,稳物价压力上升。面对多种难题相互交织,发展如同逆水行舟,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在稳经济和助企纾困上发挥更大政策效应。
这个分量还在于,“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而宝贵的资源。谁能持续稳住经济大盘,谁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夺得先机。
顾大局,稳字当头;行大道,稳中求进。越是在复杂情况下,越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今年3月份以来,复杂演变的国际局势和跌宕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恢复势头良好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备受关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和经济工作时,立足全局,把握大势,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既蕴含着发展观,也强调了方法论,对我们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我们既要科学理性地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把握和应对好短期波动的冲击影响,正视和解决好困难压力,还要从较长周期认识中国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大趋势,把握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底气、后劲,从而保持定力、积极应对,沉稳从容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千磨万击韧性依旧
外资是个风向标。近年来,尽管受疫情冲击、地缘政治等影响,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多元化布局,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继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后,我国吸引外资继续攀升,今年1-4月实际使用外资4786.1亿元,同比增长20.5%。中国德国商会、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德资企业、超六成的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围绕低碳业务加大在华布局。
成熟投资往往寻求长期稳定的回报。中国市场于外资而言,“长期”体现在,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为全球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的意愿也不会变;“稳定”体现在,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外资“加码”,是对中国市场潜力和经济前景实打实的“点赞”。
透过外资窗口,我们看到了中长期的预期和信心,也要正视眼下的压力和困难。观形取势,需要将今年1-2月份稳步恢复向好的国民经济运行与3月份以来的情况分开看,否则就可能干扰我们对经济运行真实状况、变化趋势、机遇挑战的判断把握。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工业生产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服务业保持恢复,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2%,比去年12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63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比去年12月份加快5.0个百分点;投资作用突出,固定资产投资50763亿元,同比增长12.2%,比2021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外贸稳定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62044亿元,同比增长13.3%……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为一季度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转弱,这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是受外在影响的阶段性波动。但面对新的下行压力、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依然显示出强大韧性。
——看保供,基础产业支撑有力。疫情冲击下,我国粮食和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为抗击疫情、推动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撑。从农业看,冬小麦苗情继续转好,春播备播进展顺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夏收陆续开镰,丰收在望。从能源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7.2%。这些都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
——看稳价,基本生活类商品产销持续增长。4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0.4%和9.3%。这些都有利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看结构,内需主引擎作用依然凸显。一方面,消费仍在恢复,尽管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在全部投资中增长最快。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这些都意味着投资还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看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好于全部工业。1-4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好于全部投资。
数字和事实最有说服力。尽管经受了千磨万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坚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发展都是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各种困难、压力、问题、挑战中不断突破、加速成长、创造奇迹。
回顾党的十八大后的经济形势,外部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内部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累积,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跨越10个春秋,再看中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近52万亿元到超过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100美元到超过1.2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非凡10年,贯穿其中的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打好三大攻坚战……以稳定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条件,又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了发展动能有序转换,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稳字当头,进中取势,成效斐然。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是我们党对发展大势与客观规律的精准把握,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经验的全新总结,彰显了战略定力和勇气智慧。
坚持稳中求进,无论是面对逆全球化的狂风骤雨,还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无论是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老问题,还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一要求都是总基调。依照这一方法论,我们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稳扎稳打,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阔步迈向现代化新征程。“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悠悠吟唱穿越千年风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变成现实。
聚焦当下的经济工作,更需要我们秉持“稳中求进”的要求、掂出“稳字当头”的分量。
这个分量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压力叠加——稳增长难度增大,稳就业形势严峻,稳物价压力上升。面对多种难题相互交织,发展如同逆水行舟,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在稳经济和助企纾困上发挥更大政策效应。
这个分量还在于,“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而宝贵的资源。谁能持续稳住经济大盘,谁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夺得先机。
顾大局,稳字当头;行大道,稳中求进。越是在复杂情况下,越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上一篇:上海6月1日后商场全面恢复线下营业
下一篇:上海高三高二学生6月6日起返校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