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安邦:吴秀波演绎乱世文人的“中国梦”

新闻热点 2016-01-11 22:02奇闻怪事www.qiwenkd.com

 传奇年代剧《乱世书香》融合了家族、年代、革命、爱情等诸多元素,以废除封建科举制度为引子,以陆书白在乱世中投笔从戎的经历为脉络,凸显文人风骨和家国情怀。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陆书白义父谏死京城;陆书白出身书香世家,性格叛逆,成年之后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成为燕大讲师后受革命浪潮的影响,投笔从戎,上演了一段包含满清、军阀、官场、土匪、日军、战争、暗杀、谍战等众多元素的世家文人在乱世中的传奇人生。吴秀波饰演的陆书白命运波澜起伏,既有封建思想的禁锢束缚,又有革命浪潮的冲击;既有年轻时候的挥斥方遒、激扬文字,又有成熟时期的睿智果敢;既有燕大教室里传道授业的书生范儿,又有投身革命后的英武特工气质……将“文能提笔罄书丹华,武能跨马安邦定国”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在乱世中,可能安放一方书桌?战火之下,书生是否无用?清末到抗战这段近代中国最动荡的历史年代里,乱世文人该如何定位,满腹经纶如何转为救世之才,这才是值得探讨的题中之义。

 
在乱世中,文亦可安邦,此为奠定社会风化的一块基石。以剧中提到的科举制为例,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如果没有科举制的铺垫,民风开化、以学为荣、知礼知教的风俗恐难以相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治是社会的精神铺垫,“读书无用论”的偏颇言论未免完全抹杀了知识的重要性。
 
读书有用,还应衬托有文人本身的风骨。吴秀波饰演的陆书白,为翰林世家的女婿,从小便有叛逆、独立和敢作敢当的个性。作为世家公子的他,被看作是徐家的接班人,本可以在君子堂里过着阔少的安逸日子,但是骨子里充满理想与激情的书白在婚后的第二天便随着陶虹饰演的钮兰来到北京追求进步思想,学潮中用钢笔杀了人,被判入狱。陆书白出狱后来到了大学里教书,表面上是一位温文儒雅、彬彬有礼的教书先生,实际上却是一位深藏不露的特工,用颇具深度的经典话语号召各界革命人士奋起反抗敌人,阴错阳差之下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文人有用,当知礼,又要知世。书白说“我看见了真正有理想的人,有热血的人, 我看见了枪,我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我自己”。这是书白走向革命的导火线,但这并不意味着笔无用,枪当权,正是有了陆书白从小积累下来的知识积淀,再加上社会现实的碰撞,这样的进步与冲击在步步完成了他的安邦报国的“中国梦”。
 
陆书白在燕大试讲的时候,说了三种人:一种是战国时代的门客豫让,“士为知己者死”,踏上刺杀复仇的道路;一种是自己的义父徐简博,为维护科举制度谏死京城,“科举死,以命报之”;还有一种是国家的“门客”,“国家积重难返,大丈夫当以一己之命换国贼之命”,从而也唤醒了书白心中的大义。三种不同时代的门客,用相同的“国士以死报之”的方式见证了一种精神——那就是文人的血性。
 
乱世文人也有“中国梦”,那是抵御外侮的决心、是保家卫国的志气、是大爱无疆的信念,是国士“以死报之”的信念。吴秀波将一个文人的骄傲风骨、将一个革命者的铮铮铁骨演绎得入木三分,放眼当今和平年代,实现“中国梦”,依旧离不开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当今文人的“中国梦”,是中国知识分子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进行的思考,为“中国梦”作解,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无可替代的历史角色,共筑“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文亦可安邦,无论和平还是乱世,知识分子从来都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推动着社会、道德、制度等的前进方向。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