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麦郎:他假唱,他魔性,但他并没有那么不堪
新闻热点 2016-01-24 18:40奇闻怪事www.qiwenkd.com
约瑟翰·庞麦郎烫着泡面头,穿着玫红色的牛仔裤,操着浓郁地汉中口音说“让我再一次听到你们的尖叫!”熟悉的音乐响了起来,他笨拙地跟着节奏摇摆,配上几个简单的手势。
庞麦郎回来了 以“绝版演唱会”的名义
庞麦郎:他假唱,他魔性,但他并没有那么不堪
庞麦郎和他“很满意”的几个伴舞
庞麦郎这场在杭州举办的演唱会看起来很热闹。
演唱会的名字也有些霸气外露:“旧金属”绝版演唱会。
来看这场演唱会的人,很难说清是真的“歌迷”,还是“猎奇”的群众。无论如何,场子里还是挤满了人。
庞麦郎的眼神有些游离,大部分时间都看向地面。舞台下是高高举起的啤酒瓶和手机,等着拍下照片和视频发到朋友圈。聚光灯下他举起了双手,几百号人扯着嗓子吼起那金句“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群情激昂。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腼腆的微笑,这时的他是那么时尚。然后他忘记了拿起话筒,原声带还在继续播放。人群中爆发出“哈哈”的笑声。他赶紧对好口型继续表演,面不改色。唱完他大声地说了句谢谢,便在“再来一首!”的呼喊中迅速离开了,像个大歌星。
庞麦郎来到杭州酒球会,一共唱了九首歌曲,换了六套服装,他要求八个伴舞和外国女模特,最后给他配了四个,“漂亮的”。他住着三百块一晚的酒店,机票也挑便宜的。不管假唱是团队的安排还是自己的要求,反正站上舞台出丑的是他自己。不少观众说“我就想来看看他有多中二,神曲有多跑调”。看完又大呼失望说“跑调没关系,为什么要假唱”。 酒球会的负责人说“我们这儿做过1000多场演出了,这样的演出,还是第一次。这个时代真是充满魔性”。而庞麦郎却说,“很好!观众很热情,伴舞非常棒!”
一年前 他的关键词是“惊惶”
庞麦郎:他假唱,他魔性,但他并没有那么不堪
当年《惊惶庞麦郎》的报道封面
去年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一篇名叫《惊惶庞麦郎》的专访稿件掀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据说记者是位90后女孩,文笔流畅,灵气逼人。很多人都是读了这篇报道才知道,庞麦郎原名庞明涛,生于1979年陕西汉中宁强县南沙河,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他的口音来自汉中,跟基隆没半点关系。他身体瘦弱做不了农活,便去了“魅力之都”汉中发展,在一家 KTV切果盘。一天他偶然点到一首迈克尔·杰克逊的歌,大受感动立志要做“中国最国际化的歌手”。他每天晚上在宿舍用一本小学生小字本写歌词,写下了《我的滑板鞋》, “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的歌词灵感就来自杰克逊的太空步。
再后来,庞麦郎带着《我的滑板鞋》去了北京,花了6000元去录音棚录了,之后睡网吧,睡公园,终于熬到了被北京华数唱片签下的一天。华数据称投了百万包装《我的滑板鞋》,好不容易打造红了,他却不满华数的二八分成合同认为受了骗,换了手机号私自去了上海,不履行任何合同义务。他窝在一个廉价旅馆里开始自己接工作,认为自己能搞定一切。他完全不懂法律,狡猾又愚昧,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这篇采访稿故事性十足,优越感十足。在文字的叙述与包围中,庞麦郎成了个精神病人,无论他怎么强调华数根本没投“百万”,而是他自己在虾米音乐人平台上传《我的滑板鞋》红的,强调华数签合同的时候不让看内容,根本没有200场夜场演唱等等,也再没人相信这个瞎编籍贯和年龄的农民了。连他的爸爸妈妈也接受采访说他从小内向寡言,没有朋友,他去北京的时候每年还向家里要一万块,家里人都无法理解他。
之后,各大媒体纷纷采访了庞麦郎,他发声说“我不是精神病人”,但人们依然将信将疑。被质疑的除了庞麦郎的精神状况,还有他的创作才华。给他拍滑板鞋MV的90后男孩李达说庞麦郎除了滑板鞋以外的他歌都乱七八糟,无法升华,“一听就是他那种尿性该有的风格”。知乎上对滑板鞋获赞最多的定位也仅仅是“有趣”但“粗糙”,抵不过时间的考验。
这一切36岁的庞麦郎都发不出声来回应,他还面临着华数的起诉。他已然成为了媒体塑造的那个有着自己“特有的偏执、习得的圆润、不谙世事的小精明、自诩的音乐天分,诡异的情商、一知半解的行业规则”的怪物。他瘦弱的双肩,不仅挑不起农活,也扛不起舆论,他就这么消失了好一阵子。但他好像也没有放弃“国际化歌手”的梦想,他找了新的经纪人,成立了自己的经纪公司汉密尔顿。他继续搞创作,练习太空步。他说滑板鞋已经是过去了,他一定要写出超越滑板鞋的歌。他盘算着出首张专辑,把汉语文化流行音乐推广到国外。他否认自己有精神病,但还坚持是90年出生的台湾基隆人。
没有人在认真听他唱歌 但他始终是个“歌手”
庞麦郎:他假唱,他魔性,但他并没有那么不堪
《我的滑板鞋》MV画面
在杭州舞台上的庞麦郎,开着属于自己的第一场专属演唱会。在台上滑着太空步的他,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找到了那双象征意义极强的“滑板鞋”。
但是台下的人似乎不关心这一点。
可笑、滑稽、赢得朋友圈的点赞和回复,似乎成了他这场演出的更大意义所在。演唱会之后,关于他假唱、口型对不上的新闻占据了大多数的报道版面,网友的回复中,也充满了“难听至极”、“这垃圾都能唱出名”、“感觉都是去看他笑话的”类似的言语。在众多的评论中,有一位网友似乎道出了真谛:
“这个荒谬的时代把庞麦郎捧红了,其实看着很心酸。因为红了有钱赚了,他会越觉得自己是优秀的,越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虽然庞麦郎、庞麦郎的歌、庞麦郎的演唱会,都像一出魔幻现实主义戏剧一般地存在着,但我们还是询问了三位资深音乐界人士,让他们来谈谈对庞麦郎以及他的音乐的看法。
音乐记者骚大人:舞台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结尾处,吉他手来了一段骚气的solo,主演接着张口就唱:“让我告诉世界……”唱的是《走进新时代》,全场爆笑。《走进新时代》是正经民歌,吉他旋律也是严肃的,原本都没问题,是强烈的心理反差产生了喜感。庞麦郎的意外走红,像是这种幽默的反推,一个性格有些偏执的音乐人用认真态度写下的四不像,在经过相对严肃的编曲后,产生了神奇的魔性,他态度严肃的登场,却从任何角度看上去都显得诙谐,庞麦郎的本质是反音乐、反流行,却引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严肃思考,如果非得把这混乱的状况和音乐扯上关系,那我只能这样鉴别庞麦郎,他的音乐堪称独特,过耳不忘,有种解放天性的自由奔放,如果非要在他和广场舞音乐中做个选择,我会选庞麦郎,真的。
乐评人爱地人:庞麦郎的音乐创作,缺少任何系统的音乐训练,甚至是系统的听歌习惯,也让他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审美,只能用胡来进行所谓的创作。但他的创作也不是没有亮点。像《我的滑板鞋》这样的歌曲,恰恰道出了很多小镇青年小到不可计数的梦想,一些不成章法的用词,反而激活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画面感。很多人对庞麦郎总有猎奇加嘲弄的心理。其实庞麦郎的作品里,有一些确实是来自真正中国草根阶层,那些毫无话语权的社会底层,他们所面临的生活和粗陋的所谓艺术创作。庞麦郎最大的问题,是他被一些人过度消费,以及他本人想要做一个专业音乐人的天真。能力与市场的不匹配,也造成了庞麦郎的许多悲剧。
乐评人高磊:有一种落后,落后过了头,便成了复古。庞麦郎与当下娱乐社会的格格不入,就是这种复古感与现代感碰撞出了黑色幽默,他的音乐、行为、形象,越过“被不齿”、越过“被取笑”,赶上了大家接纳度多元的当下,反而“被宽容”,一旦出现,成就出集体狂欢。所以并不令人难过。
庞麦郎的音乐并不伟大,甚至没有太多意义,但他和他的歌,也并没有那么不堪。
据说,杭州演唱会结束的时候下雨了,很多人都没带伞,让看完一出喜剧的好心情,坏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