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科学发现:地球上曾存长15个角恐龙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科学十大发现,包括地球上曾存在有角恐龙,机器人探查墨西哥特奥蒂瓦坎金字塔地下以及月球水量超出天文学家此前预计在内的一系列发现纷纷榜上有名。十大科学发现榜单如下:
1.中性B介子行为不对称
中性B介子行为不对称
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加速器内对撞时,中性B介子的行为表现出不对称性。如果对称,你我便不会存在于这个世上。传统粒子物理学观点认为,大爆炸过程中产生了相同数量的物质和反物质,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物质和反物质会相对“歼灭”对方。唯一的可能性是,天平稍稍向有利于物质的方向倾斜并最终形成了宇宙。这是一项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但一直未能在实验中发现这种现象,直到2010年费米实验室的撞击实验。在费米实验室进行的粒子撞击实验中,科学家发现所产生的介子(一种重电子)数量比反介子数量多1%左右。虽然1%不算多,但在极为遥远的过去,这1%的优势足以促使宇宙形成。
2.地球上曾存长15个角恐龙
地球上曾存在有角恐龙
首先提醒读者注意,我们说的真正的角。华丽角龙(学名Kosmoceratops)生活在7600万年前,体重5500磅(约合2500公斤),栖息地位于现在的美国犹他州,其巨大的头部长有15个角。2007年犹他州大学在一次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华丽角龙的骨骼化石,但直到2010年9月,科学家才正式描述这种恐龙并进行命名。骨骼化石分析结果让科学家感到吃惊,他们没有想到北美洲在6500万年前居然生活着这种奇特的恐龙。华丽角龙生活在沿岸地区,白垩纪西部内陆海道一带是它们的家。这条海道是一片面积巨大的水域,将大陆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