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省防汛救灾实践看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的联合行动
聚力同一个战场
——从河南省防汛救灾实践看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的联合行动
7月22日,解放军、武警部队与河南省军区等单位官兵联合转移河南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被洪水围困的病人和医护人员。张严文摄
紧急转移医院病人,5支兵种分队接力协作。
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陆航直升机凌空抛投应急食品,民兵水上展开搜救。
拦河坝面临垮塌危险,民兵固堤护坝,工兵钻孔坝体、爆破泄洪。
……
前段时间,在河南防汛救灾战场上,这样的“联合作战”随处可见。每一次联合行动的实施,总能“溯源”到指挥所前推至抗洪一线、战区前进指挥所与省军区方向指挥所的“合署办公”。
“面对面”让信息不失真
抗洪抢险如同战场,信息对称非常重要。7月22日,某市一河段决堤,地方政府请求驻军某旅驰援。殊不知,该旅正在外驻训。
好在方向指挥所与战区指挥所联合办公,双方面对面作业,方向指挥所内的集团军联络员和前进指挥所的陆军作战席位参谋人员同时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最终,这则用兵需求提报改为某旅出动150名官兵和11台机械装备,驻地军分区、人武部加强350名民兵。
兵派了,任务也完成了,但反思没结束。大家一致感到,联合指挥所各个席位的参谋人员、联络员,要精确掌握负责方向的情况信息。中部战区陆军作战处参谋程郁文感慨:“如果没有联合指挥所,战区陆军作战席位不在指挥链上,发现问题就可能滞后,工作肯定要被动。”
“肩并肩”让决策更高效
“让部队快速动起来,是联合指挥所带来的最大变化。”中部战区信息保障局参谋陈弈说,下沉前推成立联合指挥所,加快了信息报送的流转速度,令指挥决策更加科学高效。
7月22日上午8时许,省军区方向指挥所接到地方紧急求援电话:河南省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被洪水围困,1229名病人、3000多名医护人员和陪护家属,急需向河南省人民医院转移。
前进指挥所当即决定,就近调动驻豫5支部队和河南省军区直属队官兵及民兵分队,共1600余名官兵紧急赶赴现场。
不到两个小时,多支部队到达指定位置。联合指挥所也抽出精干力量,推进部署到救灾现场。
“越是情况紧急、环境复杂,越要科学用兵、安全用兵、高效用兵,配合不好就会出乱子。”联合指挥员现地召开作战会议,根据实际情况定下立体救援行动方案:空中利用地方直升机搭载重症患者,水上利用冲锋舟向外运送普通患者;一部分官兵和民兵负责医院内接外送,其他官兵负责接力外送。
救援行动打响后,各部队紧密配合,空中地下,立体同步。其间,重症病人的转移一度因空域管制受到影响,联合指挥所迅即沟通协调,争取到空域使用时间。最终,经过9个小时的紧张奋战,成功转移4000余人。
这次联合行动的成功,令前进指挥所的指挥员深有感触:“如果没有建立前进指挥所,实现联合指挥,兵力调动不可能这么快捷;如果没有深入一线与部队现场研判决策,行动方案也很难保证精准高效。”
“心贴心”让保障更精细
“实施联合指挥后,指挥链上的每一环、每一方,既是指挥方,又是任务方,还是保障方,都要强化一家人、一盘棋思想,对整个任务负责。”谈起联合指挥所的变化,河南省军区一位领导说。
7月21日晚,第83集团军某旅120名官兵一到郑州抢险救灾任务区,便被就近安排住进了河南省军区民兵训练基地。郑州二七区人武部为官兵提供热食保障,郑州联勤保障中心为装备供应油料,确保部队后顾无忧地投入“战斗”。
“这种不分彼此的感觉就像一家人。”作为方向指挥所联络员,第83集团军财务处副处长陈辉感慨不已。
曾经,该旅官兵在执行紧急救援任务时,遇到过保障难题。一方面,部队走得急,自行保障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属地保障对接不畅,保障时常跟不上。
此前一天,这支部队刚刚完成洛阳伊河大坝爆破分洪任务,又被紧急调往郑州郭家咀水库执行任务。官兵们不知道,他们的行动信息,已由前进指挥所分发方向指挥所共享,为省军区及时协调各方做好联合保障提供了充足时间。
“三个鸡蛋放在一个碗里,是初步的身联;打碎后放在一起,是有限的形联;打碎了搅在一起,才是全面的神联。”河南省军区保障局局长许保增的比喻十分形象,“联合指挥,联起来的是信息数据,其实,最重要的是把任务单位的心连到了一起。”(李光辉 赵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