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人近亲繁殖非常普遍
讯 北京时间3月21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最新的研究声称,1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北部的早期人类的头骨碎片表明,近亲繁殖在人类古代的祖先中非常普遍。发现于许家窑泥河湾盆地的残骸具有一种现在非常罕见的先天变形,这种变形常出现在近亲交配产生的后代。这项发现增加了人类祖先经常近亲繁殖直到旧石器时代末期的考古证据。
对这具名为许家窑11号的头骨的测定显示了脑壳顶部一个罕见的穿孔――一种顶骨孔(EPF)也称“头骨孔”。这一症状与诊断患有罕见基因突变的现代人类――突变主要发生在染色体11的同源框基因以及染色体5的MSX2上――的症状相符。
这种特定的基因突变会干扰骨骼形成并阻止产前脑壳后部小孔的闭合,这个过程常常在胎儿发育的前5个月完成。大约每25000名现代人就有一人患有这种基因突变,而且往往与近亲交配有关。
尽管这种遗传畸形有时候也与认知障碍有关,但许家窑11号的较老的年龄表明这种缺陷应该是少数情况。遗传畸形的痕迹,例如EPF,异乎寻常的频繁出现在更新世古人类的头骨里,从早期直立人时期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研究作者、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埃里克?特林考斯(Erik Trinkaus)教授说道:“在相对少的人类化石样本中发现这种变异性的概率相当低,而发现这么多具基因异常样本的累积概率则是更加低。”
“因此,许家窑和其它更新世古人类畸形的存在表明,与众不同的种群动态很可能是因高度的近亲繁殖和当地人口群体的不稳定性造成的。”这项发现也提供了通过人类进化来理解人口和文化动态性的背景。
“这些人群可能相对孤立,人口数量非常少,因此近亲繁殖非常普遍。”特林考斯博士说道。这种遗传变异性的普遍性进一步“巩固了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相对非常少的观点。”
这项由特林考斯和中国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秀杰和兴松合作的研究被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