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

历史文化 2017-07-28 09:53中国历史www.qiwenkd.com

  对于三伏,中国人是再熟悉不过,常言道:“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提到三伏,人们就会想起炎炎夏日。时下就值三伏,你是否知道什么是三伏,你又是否知道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伏的呢?
  
  所谓三伏(Dog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说中国人是从春秋时期开始过三伏的。《史记·秦纪六》记载:“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也就是说三伏是由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德公确定的。公元前676年,秦德公下令在历法中设立伏日,并下令修建在伏日祭祀的伏祠。有关三伏起源的说法是可信的,因为在此之前,秦国没有伏天的说法,周朝和其他诸侯国也不存在。
  
  有了伏天的说法以后,人们一听说入伏,就会想到盛夏来临了。伏天盛暑天热,容易致病,人们要想办法避暑、少动,自我保养的意识就提高了许多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