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的10大最具传奇色彩的特种部队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篇转自网络上的关于盘点上的10大最具传奇色彩的特种部队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你以为特种部队只是现代的产物,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历史上就有无数军事天才打造了这样“人少、能打、不怕死”的迷之部队。
明清两代都有的——神机营
可以说,凡是由高素质人员组成,以精良装备武装,具备出色战术素养和高度机动性,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机动部署的武装组织,都可以被称作“特种部队”。回看中国历史,会有一个很有趣的发现——在每一个繁盛的王朝,都会有一支神秘的骁勇之师,他们是皇帝的王牌,是敌人的噩梦,是百姓的谈资,也是后世的传奇。
01. 魏武卒
朝代:魏国
兵种:重装步兵
时间:约公元前400年
“魏武卒”是战国初期军事家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是那个时代步兵中最为精锐和彪悍的代表。吴先生认为,兵不在多而在“治”,他建议魏文侯用新标准选拔士兵,组建一支精锐部队,名为武卒。士兵选拔标准十分严苛,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大意是说,士兵身上必须穿重甲,身背强弩和50支弩箭,手执长戟,腰悬铁剑,同时再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能急行军百里(折合现在的里程约40公里),才可成为魏武卒。
在战车为王的战国时代,完全由步兵组成的魏武卒绝对堪称。仅仅是负重急行军就已经严重消耗体能,还要求抵达战场后立刻投入战斗,单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魏武卒军团的实力。
鼎盛时期的魏武卒满员编制大概五万人,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人,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一人,以此类推,每个层级各有不同的名目和长官,最后至一千人为一个标准作战单位。这种方式已经和现代军事编制十分类似,保证了高度的机动性和战斗力。训练期间,每个作战单位配备有若干“专职教练”,对士兵进行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包括单兵技艺训练、阵法训练、编队训练以及联络记号训练等。
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夺取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根据《吴子·励士》记载,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溃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
02. 秦锐士
朝代:秦国
兵种:全能型步兵
时间:约公元前315年
司马错被秦惠文王任命为上将军后,创立了铁鹰锐士制。这个制度选拔士兵的标准严格到了极限——步战能力要超越魏武卒,上马作战则要打败彪悍的匈奴骑兵。当然,要想成为秦锐士首先考验的是体格,魏武卒的负重约50斤,而秦锐士要在此基础上外加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皮盾牌,总负重近80斤——相当于背着媳妇在打仗。
但这只是一块敲门砖,只有通过这个门槛,才能进行以后的专业训练。之后,进行步战较武要名列前茅,好好说话就是空手格斗技能大比武要能赢,然后再过阵战关,以及各种兵器的比武关。如此一来,能够成为秦锐士者,几乎个个都是“施瓦辛格”那样的壮汉猛男。
秦国在15年时间里训练了20万新军,但其中秦锐士却只有区区1600人,那可真是精华中的精华。而这1600名全能战士的长官也是后来的秦国名将。
秦锐士自建立之初,就开始为秦国开疆拓土。第一次出征,以秦锐士为先锋的秦国新军千里奇袭蜀国,蜀王兵败遁逃,被秦王降为候,随后又灭掉苴(jū,今四川昭化东南)和巴(国都在今市嘉陵江北岸),使得秦“擅巴蜀之饶”。自此,秦锐士一战成名。
03. 陷阵营
朝代:东汉
兵种:重装步兵
时间:约公元190年
关于陷阵营的记录并不多,但少有的只言片语却透露出这支部队的惊人战斗力。《汉末英雄记》有云:“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从兵种上看,陷阵营属于重装步兵,长枪、大型方钝、弩等是常备武器,对普通步兵、轻骑兵、重骑兵都有很好的克制作用。它的指挥官高顺也是极有口碑,“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贿”。最终,在被平灭后,高顺一言不发,引颈受死。
当年在吕布麾下众将中,无法劝降的也只有他和陈宫。高顺掌管的陷阵营自然也是吕布军中一只王牌部队,比较著名的战争是曾经击败过拥有和张飞的所部。
04. 虎豹骑
朝代:三国曹魏
兵种:精骑兵
时间:约公元200年
孟德公之名当是世人皆知,而他拥有的一支精锐骑兵,也是千古留名之师——该部战斗力极强,作战时像虎豹一样勇猛,故名为”虎豹骑”。《三国志·魏书》提到:“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在一般部队中担任将领的人,在”虎豹骑”中仅仅是一名普通士兵,可以说每个虎豹骑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
彼时曹操的军队分三大部分:地方军、屯田军和中央军。地方军是州郡的守军,屯田军是边防军。中央军又分内外,外军驻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挥,内军又称中军(武卫营),是京城及皇宫的禁卫军,曹操的直属部队,大概10万人左右。而中军的精锐就是虎豹骑,人数不超过五千,是最核心的精华部分,也是曹操的命根子,统领多由曹氏将领担当(给外人指挥,曹操肯定不放心),比如曹仁、曹洪、曹纯、曹真、曹休,其他能触及虎豹骑指挥权的人,都来自曹操的亲家——夏侯氏家族。
关于“虎豹骑”的参战记载虽然不多,但提到一个战役,大家一定不陌生,就是著名的长坂坡之战。建安十三年,曹军“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长坂坡一役长途奔袭打得刘备把老婆孩子都丢了的正是“虎豹骑”。之后的建安十六年,曹操与作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击破西凉马超的还是“虎豹骑”。几乎每一场战役,曹操都在最关键时刻启用”虎豹骑”,这支部队参与的战斗也几乎都是硬仗,难得的是,他们每次都不辱使命。
05. 北府兵
朝代:东晋
兵种:步兵
时间:约公元380年
公元377年,前秦强大,为抵御北方强敌入侵,东晋孝武帝广发英雄帖,招聘人才镇守北境。爱国人士谢玄领命驻守京口,因东晋时称京口为“北府”,故谢玄在京口组建的部队称为北府兵。
北府军的扬名一役,就是在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八万北府军击溃八十七万氐族军,那真是一场让汉人扬眉吐气的胜利。尽管谢玄他叔谢安,也是北府兵的幕后总策划,在听到淝水之战捷报时只淡淡地说了句“小儿辈已破敌”,但当他回家之后,却兴奋地把门槛都撞断了。由此可见我们汉人真是表面含蓄矜持,当着众人面只会云淡风轻,回家后才狂喜过望。
北府兵战斗力惊人的原因当然有谢氏叔侄二人的精心打造,但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就是北府兵的主要兵源均来自从北方流亡南逃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