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最神秘隐士,一生从未出山,却影响了三国局势
纵观我中华五千年的辉煌,留下了太多太多精彩纷呈的故事。其中尤其以三国时期最具魅力色彩。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是英雄辈出、群雄并起的年代,文人武将都希望能够一展宏图、有所建树。
但是也有一些聪明绝顶,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虽对天下之事了如指掌,但是却以隐士之名归隐山野,以待天时。
这其中尤其以卧龙名气最大,隐居于南阳小院,直至,方才彰显雄才大略,纵横三国数十载,留下了数不清道不尽的经典故事,被后人传颂至今。
虽然夸赞了诸葛亮一番,但是读史知天下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大贤却不是诸葛亮,而是有着三国最神秘隐士之称的司马徽。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水镜先生出场露面不多,全书着墨也很少,但是这位神秘的隐士精通地理,经学,五行八卦。用“水镜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来形容他也毫不为过。
司马徽是这样出场的,刘备被荆州之主刘表收留后,驻守新野小县,但是蔡瑁始终想致刘备于死地。
于是设计招刘备赴会襄阳,意图除之而后快。幸好遇到贵人伊籍提醒,遂匆匆离席而去,从而衍生出一段跃马檀溪的传奇故事。
刘备在死里逃生的路上邂逅了他人生中的导师水镜先生,为他指点迷津,可以说是仙人指路。
在的笔下,水镜先生司马徽隐居山野,与世无争,一生未出山,不贪图世间荣华富贵。而相貌用“松形鹤骨,器宇不凡”来进行描述,却活脱脱将一位隐士高人的形象尽显于读者面前。
在见到水镜先生此之前,刘备认为自己手下也是人才济济,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只因时运不挤,所以难有所图。
而水镜先生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指出了刘备所缺的是经纶济世之才,直接向刘备道出了一个人才方案“卧龙、凤雏,两者得一,可安天下”,这一番高论令刘备眼界大开,顿觉实现理想指日可待。
水镜先生在与刘备的谈话中,对诸葛亮评价极高,说孔明的本领超过管仲、乐毅之流,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这番论断,无疑更进一步坚定了刘备一心求贤的坚定信念。
随后,刘备曾按水镜先生之言多次求见诸葛孔明,前两次都吃了闭门羹,然而刘备已经认定诸葛亮是大贤,是可以帮助他重振汉室基业的谋士,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
最后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决定出山相助,伴随左右,在茅屋中便为刘备规划了宏伟的蓝图,正所谓: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然而水镜先生作为三国第一智者早已洞悉一切,可以说是准确的预测了未来的形式。
在辞别刘备出门之后,留下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短短数语,却把后来的历史给定格了,不得不叹服水镜先生的先见之明,果真具有未卜先知的神算之能。
孔明出山之后,才能尽显,神机妙算,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基业,但是终其一生南征北战,却未能实现刘备复兴汉室、匡扶天下的理想,也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
说到这里,足以证明水镜先生才是三国时期最神秘的隐士高人,诸葛亮、徐庶之流远远不及。
他曾在徐庶回马荐诸葛这件事后说过一句话:“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从中可以分析出来水镜先生已经知道了诸葛亮出山之后的命运。
诸葛亮为刘备,为匡扶汉室确实称得上是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最终因为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水镜先生准确的预测了诸葛亮出山后的经历以及结局,具有洞悉天机之能,在这一点上足以让诸葛亮心服口服。
且不论水镜先生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这么神,试想在三国这样一个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的乱世,老罗去塑造出这么一位隐居山野,不问世事,却又洞悉当世及未来发展的神秘角色,这又何尝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