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千年前已有阅兵 骑兵是重头戏

历史文化 2019-12-10 08:19中国历史www.qiwenkd.com

骑兵是重头戏 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也是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前途命运的伟大胜利,永远铭记在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心中。 根据新浪网报导,今时今日我们可以直观看阅兵,但古代是如何阅兵的呢?阅兵作为传统仪式,以田猎为最初方式发展演变至今。据史籍推测,传说时代的战神蚩尤就是华夏先民的狩猎首领,后代利用田猎进行军事训练时,都要祭祀蚩尤,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宋代。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当时,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现今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这不仅是一种祭天的仪式,同时还欣喜地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南方各部落首领的热烈欢迎。 到了春秋时期,阅兵活动开始频繁起来。最初的阅兵是以打猎方式进行的。军队列好阵势,最高统治者或长官在阵前先用弓箭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当时,人们把这种活动叫作“搜”(意为春天里打猎)。

以后,又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检阅步兵每年一次称作“搜”,检阅战车三年一次称作“大阅”,检阅步兵和战车五年一次称作“大搜”。 封建统治者如此定期阅兵,其用意除了检查兵员装备情况外,主要还在于向百姓示威。如春秋时晋文公认为“民未知礼(威仪),未生其恭”,于是乎“大搜以示之礼”。另外,还有在战前或战斗间隙进行的不定期的阅兵,称“观兵”或“观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在战前鼓舞士气外,更主要的则是为了向敌方示威。 阅兵这一名称,准确地说是从汉代才被正式叫起来的。在汉代,定期的阅兵活动常与立秋之日的“祭兽”活动一起进行,其中还要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以后,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汉代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活动。 清代时,按清朝典制,皇帝每三年在南苑举行一次大阅兵礼。

据《大清会典》记载:“康熙二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幸南苑大阅。择南苑西红门内旷地,八旗官兵枪炮按旗排为三队。圣祖仁皇帝率皇子等擐甲,前张黄盖,内大臣、侍卫、大学士及各部院大臣均扈从,后建大纛。圣祖仁皇帝周阅八旗兵阵,阅毕驾还行宫。特降敕谕,申明军令,宣示于大阅之地。是日未阅前,官兵均赐食,阅后赐酒。” 清代宫廷画家金昆等人奉命所绘的《八旗阅阵图》里,对乾隆皇帝南苑大阅兵的盛况作了形象逼真的记载。八旗将士各着红黄蓝白等本旗阅兵礼服分阵排列,号角高扬,军旗猎猎,一眼望不到尽头,其场面极为壮观,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场面宏大、威武雄壮的乾隆阅兵图。清史档案记载:“上(指乾隆皇帝)躬御甲胄,乘马出,试射,连发七矢,皆中的。兵部堂官奏请阅阵,上亲阅队伍,兵部堂官前引,总理大臣、满洲大学士、内大臣侍卫前引后扈,皆擐甲乘马”。

《大阅图》共分为“幸营”、“列阵”、“阅阵”和“行阵”四卷。真实描绘了乾隆帝亲临军营检阅的盛况。尤其是《阅阵》,图中所画人物不少于1.6万人,每个人都面貌分明,衣着装饰,车马枪炮,仪仗旗鼓等均描绘精细,画面用色艳丽鲜明,乾隆被绘于画面的核心位置,穿盔带甲,全副戎装,骑于马上,英姿勃发。 到了现代,阅兵活动开始在各国盛行。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盟军统帅如艾森豪威尔威尔、丘吉尔、戴高乐等,都非常重视阅兵。苏联领袖斯大林一向把阅兵作为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四日,苏军在莫斯科红场举行胜利大检阅。此次阅兵,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可以说,古往今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也无论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民族传统文化有何差异,大家对阅兵意义的认识几乎是一样的——那就是阅兵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军威和综合国力,最能积聚军心、民心。因而,阅兵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感荣光、最感振奋、最感骄傲、最感自豪、最为神圣的庄严的盛典。 夏商 夏商时出现以田猎教战阵和巡行各诸侯国的巡狩等军队训练形式。据学者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建立之前,我国就出现了阅兵这一仪式。当时的中国北方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以南方向扩张势力,便在现今河南境内的涂山与南方的部落首领会盟。就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伴着乐曲,走着队列,载歌载舞给首领们观看。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阅兵。

西周,以狩猎方式进行军事训练已形成制度,一年四季都有军事训练和演习检阅。依据《周礼•大司马》记载,军事训练制度是按四季分述的,每季又分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教练和检阅之礼,后半部分是借用田猎演习之礼。 武王伐纣之前,在孟津组织军事演习,吸引了多个诸侯国加盟,为伐纣做准备,史上称其为“孟津观兵”,这是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 公元前1070年,武王举行过大规模的誓师,鼓舞了士气,一举打败商朝大军。

Copyright © 2014-2022 www.qiwenkd.com.奇闻网 版权所有

奇闻异事,飞碟,ufo,奇闻趣事,奇闻怪事,灵异事件,灵异故事,考古发现,恐怖事件,世界奇闻,宇宙奥秘,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