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明末义士被南明大学士黄道周称为国士,在杭州陷落后殉国?
陆培(1618年-1645年7月27日),字鲲庭,号部娄,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末政治人物,西泠派重要文士,“西泠十子”之首陆圻的二弟。崇祯十三年(1640年)中进士,官拜行人。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南下时,曾结聚义士数百人,打算保卫家乡。杭州陷落后,陆培自尽殉国,监国鲁王追赠尚宝司丞,谥忠壮;隆武帝追赠尚宝司少卿,谥忠毅;乾隆时,清廷追谥忠节。著有《旃凤堂集》一书。
少年登科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陆培出生于杭州府钱塘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叔叔都是有名的文士。小时候,刚开始读书时,不是很聪明,每天只能读进六七行字[1]。但是他刻苦好学,每天都苦读不缀[,渐渐掌握了学习的窍门,终于能够写出漂亮的文章[3]。崇祯十二年(1639年),得中举人;第二年,又连科及第,中了进士。
驰名文坛
陆培认为当时士人们专攻八股文,读书太少。因此中了进士后,没有赴京选官,而是选择继续回家苦读。不仅学诗作文,而且广泛学习、治河、农业、地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成为饱学之士。又参加文社,才名高于一时,被当时的读书人所推重。大学士黄道周起初不怎么待见陆培,至其拂袖而去,后来读了陆培所著的《旃凤堂集》,后悔不已,称其为国士;后来官至兵部尚书的陈子龙曾为陆培的文稿作序,大加赞赏;抗清志士夏完淳将陆培视作学问品行可以为师的五人之一;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则认为陆培的文章可以比肩于谦、王守仁。
矢志殉国
弘光元年(1645年),陆培被起用为行人,名士徐继恩弹劾首辅马士英,马士英大怒要逮捕他,陆培上书力争,保下了徐继恩。不久清兵攻破,大举南下,陆培召集了数百壮士,打算保卫杭州。他对杭州的潞王说:“杭州虽然地方偏僻,当年宋高宗却凭此地得以中兴。殿下应该对百姓开诚布公,联络各地的抗清武装,必定能成大事,这是上天给予的机会,不可丧失啊。”潞王沉默良久,却说:“恐怕事情不成功,连累百姓。”陆培看到潞王毫无抵抗的决心,大哭而去。
清军攻打杭州,潞王立刻就投降了。领兵的贝勒博洛为了笼络人心,稳定统治,下令杭州城内有名的士人必须五天内报到,不来者派兵抄家。轮到陆培时,陆培已经携家人避难城西的桐坞村中。博洛大怒,扬言陆培不来就挖他祖坟,陆培于是在弘光元年闰六月初五(1645年7月27日)写下绝命诗二首,自缢殉国,年仅二十八岁。死前遗言要把自己的尸体放在车马辐辏的大路上,以防止清兵根据踪迹寻找到母亲。鲁监国知道陆培殉节后,追赠尚宝司丞,谥忠壮;隆武帝追赠尚宝司少卿,谥忠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节。
保全他人的名节
陆培长相俊美,为人洁身自好。有一次,他到松江府华亭县一个富人家里做客,富人的妾看上了他,想晚上和他约会,派了一个丫鬟传话。陆培一语不发,急忙离去,并且还叮嘱仆人不可泄露此事,以免污人名节。
与陈潜夫的恩怨
陈潜夫,字玄倩,是陆培的同乡,东林党人,弘光年间任道监察御史。陆培在父亲去世后,曾求见大名士黄道周,希望为父亲求一篇墓志。陈潜夫正好在座,因为陆培父子起初与东林党不怎么往来,就说了许多坏话,黄道周因此托病不见。陆培知道原委后,非常生气[22],写了一篇檄文把陈潜夫赶走了。陆培殉国后,陈潜夫却首先上疏为其请谥,并不以私怨而埋没他,为人所称道。陈潜夫后来也抗清殉节,两人的儿子成为好友,明亡相约不出仕。
家庭
陆培的祖父陆东,是一位易学名家;父亲陆运昌,叔父陆鸣时、陆鸣煃都是有名的文士。陆运昌中崇祯甲戌科进士,曾任江西吉水知县,上疏免除百姓税粮数万石。陆培有兄弟五人,第二。大哥陆圻素有文名,为“西泠十子”之首,后受陆培殉国影响,绝意仕途,改行做了医生。陆培和三弟陆堦也都是西泠派重要人物,与陆圻并称“陆氏三龙门”。妻子陈氏,孝顺而有气节,陆培死后立志不改嫁,守节三十八年,入《列女传》。有一子陆繁弨,字拒石,很有学问,明亡不仕。侄子陆寅(陆圻子)却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康熙二十七(1688年)中进士,还没来得及选官就突然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