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历史文化 2021-03-04 18:16中国历史www.qiwenkd.com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传统村落既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中华文化的认同所系,对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意义重大。从南京33个传统村落的乡村振兴实践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传统村落蕴含的农耕文化、商业文明、淳朴民风等历史文化资源,涵养出乡土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和扎根农业农村的精神风貌,进而推动农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一条可行路径。
在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南京一些传统村落,有的将历史文化资源变成文化旅游资源,比如溧水李巷和高淳西舍,充分利用新四军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江宁杨柳村打造金陵民俗第一村,高淳漆桥古镇打造金陵第一古村落;东坝利用东坝大马灯打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溧水诸家村举行“捕捞节”祭拜妈祖、挑选祭祀“头鱼”打造渔家文化,浦口江坂组以林散之为主打造草书文化,等等。有的将文化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文促产,文产融合。如江宁黄龙岘主打茶文化,打造“金陵茶文化旅游第一村”;浦口星甸街道九华村山滕组也是将茶文化与茶叶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江宁石塘则同时打好“竹”“茶”两张文化牌。有的用文化撬动山水资源,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比如江宁石塘,新建错落有致的青砖小瓦马头墙样式的徽派建筑,结合其迤逦秀美的石塘竹海等自然风光,精心打造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为特色的示范村;高淳垄上自然村,用灰墙黛瓦的老旧建筑,将村子四周的茶园、林木、水塘等串珠成链,打造一个隐蔽、静谧的“世外桃源”。
不过,传统村落在文化振兴方面,也存在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深度广度高度不够、未能与产业发展很好融合、未能发挥乡村特有功能等问题;一些传统村落只有文化旅游资源,产业集中在住宿、餐饮等方面,比较单一;一些传统村落的文化振兴和乡村振兴,是新资本、新力量在推动,缺少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存在传承危机。
贯彻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实现乡村传承国家民族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功能。实现乡村振兴,在加快乡村发展的同时,必须充分地发挥好乡村自己独有功能。比如,必须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的同时传承国家民族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礼失求诸野”,无论中外,城市已形成一种多元融合文化,看一个特定民族的文化,都必须去乡村。因此,挖掘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将实现乡村传承国家民族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功能放在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南京传统村落中的潘家、朱家祠堂、孔氏祠堂等蕴藏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去粗存精,将其中的优秀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比如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勤俭持家、敬老爱幼、邻里和睦、相互守望等,一方面培育乡风文明,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将其转化为依然为熟人社会的乡村社会治理资源,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其次是办好捕捞节、庙会、灯会等传统节庆,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知识。比如立春等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茶文化等。
二是推动文化振兴与产业发展融合。侧重文化旅游的,除了大力发展民宿、餐饮等服务业,改善游客体验外,还要发展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带动更多人致富,让传统村落文化振兴成果惠及更多人,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侧重美丽乡村游的,要注重挖掘并增加文化元素,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让游客在观赏乡村美景、沉醉于青山绿水的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恢复庙会等传统节庆,一方面集聚乡村人气,另一方面在寓教于乐中传承文化。
三是吸引乡村人才回归。无论是文化振兴还是乡村振兴,关键都在于人。在一些传统村落逐渐空心化的现实下,传承中华文化以及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必须要留住青壮年人口,让乡村充满生机和活力。很多成为旅游景点的传统村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本土居民尤其是青壮年参与发展经营的不多。经营传统村落的大多是外来资本和外来创业者。这确实盘活了传统村落资源,给传统村落带来了发展活力,但资本的逐利性使得他们只关注一些表面的能够迅速吸引人气的文化元素,而不会静下心来思考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中哪些能够培育乡风文明、提示乡村治理成效的元素,也不会关心并带动乡村其他产业的发展。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是传统村落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等产业独大,土生土长的村民很难或者很少分享到传统村落发展的成果。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吸引乡村已经流出去的人才回归。为此,一方面要筑巢引凤,创造乡村人才回归乡村创新创业的条件;另一方面要系牢乡村人才留在本土本乡发展的纽带。可以学习借鉴传统的乡贤制度,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吸引乡村人才回乡发展;在培养乡村人才上下功夫,尤其是注重培养有技能、有想法的乡土能人,并从资金、土地流转等方面予以扶持,鼓励他们立足家乡建功立业。